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农旅相融奏响乡村振兴“春光曲”

大方县融媒体中心 李丹 杨娟 郑春华 郑永扬

当气候渐渐回暖,大方县马场镇白泥社区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在溪水边,特色各异的农庄热闹起来;在广场周围,开满了鲜艳娇嫩的樱花、李花,引得踏青者纷至沓来。

3月26日,正逢周末,白泥社区的游客比往日还多。人们欣赏小河潺潺、鲜花盛开、亭台阡陌,体验下田捉鱼、捉虾,果园采摘,玩得不亦乐乎。

“随着设施逐步完善,前来白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周末的时候可达到300人次。”农庄负责人周芝鹏介绍。

近年来,马场镇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将农业产业和旅游有机融合,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化、乡村景区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游客走得进来、留得下来、能够回来。

溪水人家生态农庄正挨着改造一新的社区同心广场,农庄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组织方式,共投资300余万元,用3年时间就打造出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庄,内含露天球场、游泳池、垂钓塘等,成为马场镇乡村旅游新的打卡点。

“才几年时间,这里的村容村貌变化喜人,已成为马场镇的大花园。今天朋友来做客,我就把他们都请到农庄来,玩得好、吃得香,价格还实惠。”家住社区的张青华笑容满面。

为让游客吃到地道的农家菜,溪水人家生态农庄发展合作社员,优先收购村民们养的鸡鸭、制作的腊肉、栽种的蔬菜等,优先用工村民。如今已发展社员23户。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像白泥社区这样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在大方县其他乡村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让山村变成了花园、农家变成了民宿、村寨变成了景区。

当日,在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迎来游客忙赏春花、尝农家菜。

河里的鱼、山里的鸡、墙边挂着的土腊肉,让木寨社区农家风味搭上旅游业的快车“出山”,还带动了周边村寨蔬菜、草莓、核桃、天麻等种植和加工产业红火发展。

“村民分工合作,有的开客栈,有的栽草莓,有的发展果园,有的就近务工,经济增收的来源逐渐多样化。”木寨社区党支部书记姚芳说,下一步,木寨社区还要借助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加强旅游技能培训,让更多的村民依靠旅游业和特色生态产业走上致富路。

--> 2023-03-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0004.html 1 农旅相融奏响乡村振兴“春光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