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强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

贵州精心守护文旅市场“蓝天净土”

本报讯 (记者 张芬 通讯员 祝春平)近日,记者从在安顺召开的2023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暨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会议上获悉,3年来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成效显著,执法队伍建设初步完成,共设立9个支队和92个大队,登记执法人员1176人。贵州顺应新形势、直面新问题,认真研究、研判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领域新业态、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破解方法,坚持标本兼治,持续高位推动旅游市场整治“黔锋行动”,全力守护文化旅游市场的“蓝天净土”。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各级执法机构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执法工作重要内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成果丰硕。自2019年以来,全省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488件,吊销许可证33个,停业整顿81家次,取缔180家,罚款案件1790件,罚款金额1000余万元。其中,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6件,一名导游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主动担当作为,有力保障文化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执法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履行执法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整体推进、综合统筹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旅游领域的执法工作。坚持标本兼治,持续高位推动旅游市场整治“黔锋行动”,深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电信诈骗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行动,不断净化市场环境。3年来,铜仁支队、遵义市红花岗大队、贵阳支队南明大队先后获评全国“先进集体”;铜仁支队孙秒,贵阳支队吴波、蓝魁、安定,贵阳支队南明大队李如华等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个人”。

我省先后制定印发《贵州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实施方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编制《执法指导目录》,有效提高全省执法协作水平,明确执法边界,完善工作制度,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和执法履职能力。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练为战”的执法培训思路,着力培养执法精兵,共计完成1000余次集中培训、集中办案、以案施训、交叉执法、现场执法、岗位练兵等执法培训,全省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贵阳支队在“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进现场会暨综合执法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工作会议上,省文化和旅游厅传达了2023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会议精神,解读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执法平台管理办法,系统总结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并安排202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各市(州)执法支队在会上作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及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交流发言,随后省市场监管局消费网监处安排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相关工作。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彩贵州坚持拒绝“不合理低价游”。全省文化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认清形势、补齐短板,聚焦旅游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推动执法履职能力提升,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尤其要坚持对旅游行业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不合理低价游、导游诱导诱骗或威胁强迫消费、购物店欺客宰客等行为,要决不护短、决不手软,重拳整治文化旅游市场乱象。

今后,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将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和常态化暗访督查机制落实,持续联合执法、综合施策,突出重点、精准打击,坚决遏制旅游乱象。各级旅游市场整治机构和相关部门将严格执行《贵州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至2024年)》,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文化旅游、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税务、消防等部门联合行动、联合执法及暗访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坑蒙拐骗、强买强卖、诱导消费等违法经营行为,持续发力,构筑优质营商环境,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让广大游客入黔旅游“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

--> 2023-03-22 强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9340.html 1 贵州精心守护文旅市场“蓝天净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