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沿河:李子爽口 李花爽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瀚泽

满目雪白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3月15日,走进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南庄村,漫山遍野的李花一朵朵、一簇簇,缀满山头,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李树花海画卷。

沙子空心李在沿河南庄村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果肉脆嫩、汁多爽口、营养丰富。李子爽口,李花爽心,如今,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南庄村借助这一特色产业,打造赏花经济,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融”出了产业新风景。

“沙子街道党委、政府连续9任班子‘接力’,36年一心为‘李’。为了提高空心李的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沙子街道连续12年举办李花节、品果节,用活动建立品牌。为了持续增收致富,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沙子街道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产品研发力度,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沙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倪说。

2013年,沙子空心李被授予“中国优质李金奖”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奖。截至目前,空心李已从沙子街道推广到沿河全县11个乡镇(街道),种植面积9.28万亩,投产面积5.5万亩,每年产值达到8.8亿元。189个村19.6万人靠种植空心李增收,空心李正成为沿河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沙子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伟说:“尽管期间历经了多次育苗、管护、研发技术革新,3次大规模调整产业布局,但发展壮大空心李的目标没有变,如今沙子街道空心李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投产果园2.2万亩,年产值3.2亿元,实现了人均超1亩,收入过万元的目标。”

在发展空心李产业的过程中,沙子街道还积极整合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把种植空心李同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打造山、水、城、文化共生共融的“最美宜居、旅游休闲小镇”目标,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如今满山遍野的李子树,不仅让山坡披上了绿装,还成了旅游资源。沙子街道依靠李子树做优乡村旅游产业,推进园景融合和农旅一体发展,吸引八方游客,乡村旅游越做越火。每年三月,正是沿河李花盛开的季节,万亩花开,吸引大量旅客到沿河沙子景区观光采风,最高日接待游客5万多人。

--> 2023-03-2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9327.html 1 沿河:李子爽口 李花爽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