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阳
阳春三月,走进松桃自治县孟溪镇太平山村生态茶种植示范基地,一株株茶树抽出嫩绿新茶,娇翠欲滴。
“春茶采摘期即将到来,要注意清理杀虫灯内的蚊虫,除掉枯枝和杂草。”茶园里,市级科技特派员任建华正在为松桃长龄生态茶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廷波讲解春茶管护的技术要领、注意事项等,以助春茶高产量、高品质。
“多亏了科技特派员,我有信心把产业继续搞下去了!”听完任建华的指导,陈廷波连连道谢,笑容满面,“去年在茶园即将迎来采收期的关键节点,很多茶树高矮不齐,病虫害很多,杂草丛生,再加上遇到干旱天气,枯死了不少。”
作为土生土长的孟溪人,陈廷波此前从事矿产开采工作,从未接触过农业。2019年,他投入1100余万元,建设了150亩生态茶园,计划走农旅一体的路子。然而,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陈廷波的茶园长势很差,陷入困境。
正当陈廷波一筹莫展时,听说可以向铜仁市科学技术局和松桃县农牧科技局请求技术指导。“很快就得到了回应。”陈廷波说。2022年,松桃自治县孟溪镇太平山村生态茶种植示范基地在陈廷波的茶园挂牌落成,有4名科技特派员进行技术指导,陈廷波还获得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项目的16万元专项资金补助,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在科技特派员的现场指导下,该示范基地应用了地布除草、农家肥和专用肥、灯光诱杀虫害等生态管护措施,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并配套种植桂花树等名贵树种,探索名茶单行双株示范模式,并开展茶叶增香技术研究。
“效果显而易见。今年的茶叶长势很好,病虫害也减少了,在各项技术的帮助下,不仅减少了70%的人工成本,还能提高茶叶的品质,待桂花树长成后,更是可以获得茶叶和桂花的双倍效益。”陈廷波信心满满地盘算,3月底可采摘第一批春茶,预计可采4500公斤茶青,按市场价每公斤60元计算,产值可达27万元。
松桃长龄生态茶园“转危为机”,是铜仁科技特派员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22年来,铜仁创新推进“科技特派员+项目+公司”发展模式,全市同步启动15个市级科特派示范项目,立项资金112万元,为乡村振兴选树一批“示范效果好、带动辐射强、可复制推广”的成功典型。
春雨淅沥,在印江自治县木黄镇芙蓉村精品水果(青脆李避雨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基地,李树即将迎来开花期,一排排白色避雨大棚正为果园避雨调光。“种植李树最怕开花期下雨影响授粉,成熟期遇烈日暴晒导致果实开裂,我们近几年都在这上面吃了大亏。现在有了科技特派员指导的避雨大棚技术,可以规避天气影响。”该基地的负责人董国敏对今年果园收成很有信心,接下来,还准备将此技术向附近村民推广,带动大家一起种植李树增收致富。
送技到地头,增收有盼头。铜仁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专业特长,围绕全市农业特色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增产增收。2022年,该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23人,技术服务覆盖全市10个区(县)所有乡镇(街道)和重点产业。科技特派员累计深入现场服务10861天,开展技术培训16904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1964个,开展技术咨询1516次,组织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224项、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300个,培养本土年轻技术能手9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