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解码小小草莓的“硬核”科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聂娜 梅世桂

常规一亩地可以产出2000公斤至2500公斤草莓,而在安顺市西秀区众鑫草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鑫草莓公司)的草莓产业园,亩产竟能达到8000公斤至9000公斤,比常规亩产翻了三四倍。亩产翻倍,诀窍为何?

带着疑问,3月13日下午,趁阳光正好,记者走进众鑫草莓公司草莓产业园。当天忙了一早上的众鑫草莓公司技术总监王小卫,连忙带记者去“空中草莓大棚”看“越秀”。

“越秀”是王小卫最喜欢的草莓品种。“口感佳、好养活、产量高、市场价格适中,经济价值让我偏心‘越秀’。”王小卫说。

投入500多万元建成集观光、农旅、研学、科普、采摘等功能为一体的“空中草莓大棚”,在这4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内,或红或粉的草莓长在悬空的“花盆”里,一个又一个“花盆”组成一排排纵队,每一纵队又错落有致排列。人在棚里,科技感扑面而来。

“有科技感就对了,我们采用悬挂式可升降空中草莓滴灌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空间。”王小卫笑着说。

“瞧,这是草莓的营养输送管。”王小卫指着“花盆”里的塑料管道说,“为保证草莓优质生长,我们每天给草莓根苗灌输包含从日本进口的高品质酵素等肥料。每种草莓对养分需求并不相同,依托我们的科技手段,能做到精准‘投喂’。”

一边听介绍一边行走在大棚里,棚内草莓有越秀、红颜、梦之营、粉玉等十几个品种,整个草莓产业园则有48个品种,产品远销香港、浙江等地,日均销售2000公斤。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该公司的“硬核”科技。

先去看育苗。在众鑫草莓公司草莓产业园近30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育苗大棚里,摆放着成千上万个如同“冰淇淋甜筒杯”的器皿。每个器皿里都有一株草莓苗。

“这叫‘穴盘育苗’。”王小卫说,“穴盘育苗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可以精准监控每株育苗苗龄保持在65天至75天之间,促进草莓根系发育,还能及时发现‘病’苗,将其及时移出,阻断根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传染源,保证其他育苗的健康。”

换个棚再看。在3000多平方米的薄膜联动空中观光采摘温室大棚里,上方液晶屏清晰显示着实时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长等参数,棚内传感器严密监控着环境对土壤成分的影响,并根据相关检测值往土里添加微生物菌群、功能性肥料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棚内外的病虫害智能传感、分析仪,可测量蚜虫、红蜘蛛等病害虫密度,并一举灭之。

“从育苗到种养管护,我们都做到智能精准种植,能种出最优质的草莓。”王小卫说,“我们有信心把草莓打造成为安顺的地标性产品。”

成立于2022年6月的众鑫草莓公司,现有草莓供货基地15个约800亩,覆盖安顺西秀区、平坝区以及四川等地,良好收益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2022年我们发放务工工资300余万元。”王小卫说。

“在我们镇,草莓产业流转村民土地、提供就业岗位,让群众既挣土地流转金,又挣工资。草莓园成为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的示范产业之一。”双堡镇副镇长汪娴说,众鑫草莓公司还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草莓100余亩。

接下来,该公司将探索推广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同草莓接茬种植模式,带动更多群众种出美好生活。“我们在确保耕地优先重点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接茬种植草莓,进一步提升土地使用价值,稳步有序扩大草莓种植面积,全力发展草莓产业。”王小卫说。

--> 2023-03-2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9221.html 1 解码小小草莓的“硬核”科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