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通过大力开拓酒店民宿产业营收渠道,扩大服务消费,贵州正通过不断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2021年以来,先后评出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特色民宿”29家、“贵州长征路上好民宿”36家、“最美花海民宿”10家。通过举办各类民宿评选活动,不断提升民宿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下,贵州推出春季旅游“四减半”优惠活动,荔波县瑶池小七孔民宿、兴义市榕宿客栈和峰兮半山客栈、关岭自治县尧珈·望瀑民宿等4家全国甲级民宿以及盘州市十方·云舍民宿、绥阳县近仁阁民宿两家全国乙级民宿,实行挂牌价减半优惠迎客。
探索“民宿+”融合发展新路
3月7日,站在榕江丰登侗寨的村口,杨成兰家正在“大兴土木”,在现有“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的基础上,扩建民宿和一个活态微型博物馆。
随着侗布市场认知度提高,纷至沓来的渠道商涌向僻静山村。幽林水井、木楼人家、古法技艺、歌声绕梁,吸引着每一位造访者。
顺应市场需求,杨成兰将家里的房子改建成民宿、餐厅,让游客住下来。她认为,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可以使更多人认识传统侗布织染技艺,了解传统侗布织染的文化内涵。
截至目前,杨成兰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1万名孩子和家长,新扩建民宿将于今年夏天与游客见面。
位于黎平的“牛耕部落”,通过推出新房东计划,与全国游客合作对6栋梯田民宿进行升级改造。新房东的改造资金为8万元至10万元,除了能得到相应权益的回报外,还可以优先认领当地的有机农产品。
立足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贵州先后出台了《贵州省乡村民宿管理办法》《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进一步推动民宿与大数据、研学、文创、农业、科技、养老等产业深度结合,持续拓展乡村度假的产业边界,逐渐形成“民宿+”乡村旅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