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徐小敬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它建立在百余年来追求现代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之上,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领导下的重大实践成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明确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坚定了在发展中持续深化改革、闯出一条与西方化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基础上具有特殊价值的探索,其成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也具有标志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毫无疑问,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必有其共性,有其一般性的规律,但因时空条件不同,各国现代化道路各有特性。在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14亿多人口、地域差别显著、发展水平迥异的复杂国情中推进现代化,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鼓励市场发展、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又强调思想建设,避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呈现巨大反差。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克服西方早期工业化过程中资源配置浪费、生态破坏导致经济与社会成本畸高的弊端。中国一直倡导和平,绝不走西方现代化模式那样的掠夺道路。一句话,中国式现代化真正走出了自己独特发展的道路,打破了现代化即是西方化的迷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场域。在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之际,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以此为指引,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建立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上,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仍然具有蓬勃生机,这一探索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外溢性看,西方现代化必然伴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财富掠夺、人口奴役、环境破坏,金融危机多次发生造成全球性经济动荡。“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大实践,中国希望以“一带一路”愿景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在此过程中,中国奉行求同存异原则,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了独立自主、公平正义、可持续性、和平发展的特性,体现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诸多特性,摒弃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弊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破除了“历史终结论”,丰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 2023-03-1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8773.html 1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