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冯文岗 狄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离不开健康。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贯彻新时期“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强县域、强基层”的目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发展,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着力补短板,做大做强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区域医疗救治能力。我省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实现区域医疗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关键举措。截至2022年,我省成功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紧密出台30条省级政策保障清单、58项支持政策,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获批,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建设,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已开业运行,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2022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02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重疾病种省域外转率持续降低。

着力强基础,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保障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我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建设县域医共体与县域医疗次中心,对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进行系统化重塑,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截至2022年,全省已建成13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覆盖乡镇卫生院140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个,60家县级医院纳入国家首批“千县工程”,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跃升至全国第五位,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推荐标准提升幅度全国第一,“一村一室一医”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达到9156万人次,占全省诊疗人次的50.6%。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就近就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着力固根本,合理调配基层资源投入,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医疗服务的核心是专业技术,专业技术的核心是人才。我省将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县聘乡用”、村医“乡聘村用”,推动县、乡、村三级机构人员上下流动和调配,基层医疗人员职业发展渠道进一步拓宽。2022年,村医每月定额补助提高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升至84元,基本药物补助分配持续向村医倾斜,参与基本医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村医队伍稳定性明显增强。借助“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培养中西医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5302人,招录人数全国排名第3,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已达3.9人,是全国培养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有力提升了基层公共卫生防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新征程上,应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提升全省整体的卫生健康水平,尤其是持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建设,加强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提升省内三级甲等医院数量和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及学科建设水平。

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大力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快布局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逐步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测评价,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管理。持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拓展实施“黔医人才计划”培训项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卫生健康基础。建立村医补助拨付监管机制,确保村医各项补助补贴发放到位,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贯彻落实,逐步分类解决村医养老问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使用激励,在确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倾斜,尤其是加大对在偏远乡镇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的绩效激励和补贴。

进一步扩大全省医疗保障的普惠性、惠民性。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按照“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和“最小必须”的原则,修订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简化申办材料,缩短办理时限。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试点取消转诊转院和急诊证明材料,实施“承诺制”自助备案。要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具“长处方”,对确有需要的慢性病参保人员,经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医生评估后,支持将处方用药量放宽至12周。强化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对救助对象实施随时认定、随时参保,随时享受待遇。

进一步加强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知识宣传。加强对群众健康素养的引导,增强群众“防未病”意识,降低居民发病率。进一步转变村级卫生室职能,由“看小病”向“防未病”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村医在宣传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技能、引导群众正确有序就医方面的作用,努力实现县域内就诊提高到90%以上的目标。

(作者单位: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处)

--> 2023-03-1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8761.html 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