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工行贵州省分行——

金融聚力黔山贵水架桥铺路筑坦途

工行贵州省分行支持沿印松高速项目蛇头特大桥顺利建设。 王静 摄

工行贵州省分行贷款支持飞龙湖乌江大桥建设。

工行贵州省分行支持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天桥特大桥建设。

工行贵州省分行投入20亿元支持连接云贵两省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建设。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工行贵州省分行贷款支持沪昆高速虎跳河大桥建设。

郑芹

世人皆知蜀道难,岂知黔道更艰险。

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势险峻、山高谷深,“天时地利”方面的先天不足构成了其发展路上的现实掣肘。

工行贵州省分行植根贵州,建设贵州,始终把支持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使命,加强金融创新,以桥梁为纽带助力产业发展,以金融之力架构起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四梁八柱”,为贵州突破交通桎梏、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力金融支撑。

从世界第一高桥毕都高速北盘江大桥,到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桥平罗高速平塘特大桥,再到世界同类型桥梁宽度第一的仁遵高速大发渠特大桥……多年来,工行贵州省分行在贵州补齐交通短板上倾情倾力,累计为贵州提供超3000亿元资金,助贵州畅通发展“大动脉”,成为贵州金融业支持交通发展的“头雁”银行。

不问星光、不畏山高。进入新时代,工行贵州省分行回应着时代呼唤和人民向往,在支持贵州交通建设上躬耕不辍、勇毅笃行,为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架起“金融之桥”。

一颗初心:勇当搭桥实干家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自古就是艰辛的工程。工行人见证了贵州桥梁建设者披星戴月、艰苦奋斗演绎的桥梁奇迹,也用实际行动聚集起助推大桥腾飞的金融力量。

2月20日,当时针已指向晚上8点,工行贵州省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李晨仍在专心致志地整理交通项目调研材料。桌上成摞的交通项目资料,桌下常年备着方便随时出发去项目现场的冲锋衣、水壶和运动鞋,清晰勾勒出李晨繁忙的工作轨迹。

“贵州桥路项目繁多、工期紧、要求高,每一笔钱都等不得、拖不得。”说话间,李晨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数十年来,工行贵州省分行支持贵州交通领域项目,李晨几乎都参与其中,由他经手的交通领域项目难以计数。

“这些年,作为一个工行人,看到工行支持的一座座世界级桥梁连接起贵州的千山万水,架起一座座致富桥,我非常自豪。”提到桥梁,李晨略显疲惫的眼里放射出炽热的光。

过去的贵州,努力以加快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冲破发展桎梏。贵州交通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大且投资回报低的特点,使得该领域市场化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瓶颈约束十分突出。

工行贵州省分行视瓶颈为突破先机,瞄准交通建设的巨大融资需求,在顶层设计上,下足功夫、谋向长远,向工商银行总行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资金,加大协助项目前期审批资金支持意向力度,设立专属服务团队,打通绿色通道让项目审批“快人一步”,助力贵州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重点交通项目入手,该行持续向贵州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决战、基础设施“六网会战”等重点项目输送信贷资源,并以此为依托疏通交通领域产业链上中下游资金堵点。

在工行贵州省分行的助力下,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省重点交通类龙头企业建设理念新、技术升级快,打造出一批批桥梁“明星”,并通过其产业链企业促进材料更新、提高生产效能,为一座座横跨山川的桥梁“强筋壮骨”。该行打通产业链发展每一个资金堵点,以金融之力助力贵州桥梁建设水平领先全国。

栉风沐雨、善作善成。一代代工行人从不放弃对雄桥横跨改变命运的热望,将助力贵州山乡发展当作肩上的责任,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支持中,打破了交通瓶颈,激发了经济活力,一次次圆了山区群众的出行梦,为创造出人类桥梁史上的工程奇迹贡献工行力量。

工行贵州省分行助力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征途精彩如虹:多年来,该行助力三千余座桥梁、近百条高速公路从设计图变为施工图,它们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打开了新时代贵州桥梁的画卷,闪耀世界。

一次尝试:以创新赋能蝶变

2月27日一早,安盘高速公路项目TJ1标普定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寒风干得热火朝天,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来回穿梭,巨大的柱墩自深壑处拔地而出,于山间团雾中若隐若现。

有桥就有路,普定特大桥所处的“沪昆国家高速公路安顺至盘州(黔滇界)段扩容工程”项目是国家、贵州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行贵州省分行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支持的首个交通领域项目建设。

自2022年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第一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来,该行率先探索落地方案,加速信贷资源流向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为全省交通行业探出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为项目的资本金,有利于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可以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物工作量,避免基建资金断档。”该行公司金融部负责人说。

如今,该行已为其审批50亿元贷款,并迅速投入10亿元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条”,大胆的尝试为同业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对于工行人来说,探索之路绝非偶然。时间回到2010年,贵州特殊的地理条件让桥梁建设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极大阻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以传统信贷为主的融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领域对资金的渴求。

当极大的资金困难摆在眼前,工行人找寻现实与发展的平衡点:桥梁建设不同环节有不同的资金需求,是否能分阶段支持?全国巨大的金融资本是否也能为贵州基建带来活力?……无数可能在他们脑中回荡,促使他们必须以创新手段支持一座座桥梁跨越山河。

打破才能得生机,工行贵州省分行以敢破敢立的创新精神,不惧困难前行,想出一个个亮眼的解题思路。

围绕“创新”做文章、围绕“变革”破难题,工行人以创新金融产品作为解法之一,该行观察到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中、后期普遍缺乏资金的现状,依据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不同用资需求,个性化定制各类金融产品,向贵州金融业展示出工行人的勇气和魄力。

于是,金融创新潮涌,一系列亮点频出、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相继亮相:2009年研发“固定资产支持融资”,极大满足运营后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针对已建设投产且已申请贷款的优质项目,2009年在省内推出首个“项目营运期贷款”,帮助项目替换现有融资形式、降低财务成本、缓解短期还款压力;针对项目建设前期设备采购、建设物资等缺少资金难题,2010年率先在省内推出“项目前期贷款”力破“开工难”窘境……工行人一次次创新的思想火花点燃金融助力交通基础设施的激情,让贵州人走出大山的梦想开花,还为省内银行业提供一份可借鉴、可推广的“工行方案”。

金融产品可以为项目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但面对大量的交通建设项目和巨大的融资需求,如果仅靠工行贵州省分行一家提供贷额,既不利于保障资金供给和融资结构的多元化,也不利于银行风险控制。

众人拾柴火焰高。该行克服自身力量有限的局限,主动敞开怀抱,团结行内行外资源力量,以成立行内、行外银团贷款的形式,借力金融资本扩大有效投资,让金融助力交通建设的火焰燃烧得更旺。

在工行系统内,从2013年起,在该行努力下,来自黑龙江、安徽、河南、广西、四川、陕西等地工商银行兄弟行近400亿元资金陆续汇聚到黔中大地,为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油”。

同时,在工行系统之外,邀请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共同支持贵州发展,并鼓励锦州银行、华商银行到贵州投资,相继注入36亿元资金如一剂沸腾的能量“强心针”,深深扎入贵州腹地,助力修好“家门口”的致富路。

随着国发〔2022〕2号文件下发,该行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创新火种还在延续,其依托新的政策导向,一改往日仅支持收费高速公路的单一性,独辟蹊径创新“收费高速公路+非收费高速公路”PPP项目融资方案,将两类不同的交通项目装在同一个篮子里,“打包”支持两者共建设、共发展,拓宽交通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为贵州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创造新的资金航道。

伴随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桥梁和不断延伸的公路、铁路,千沟万壑间,贵州工行人以创新的工行智慧赋能贵州从“沟壑纵横”蝶变为“高速平原”,构筑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新格局。

一份执着:桥梁带动产业跑

随着疫情阴霾逐渐消散,沉睡中的贵州旅游业被唤醒,每到周末,货车、轿车、旅游车在大发渠特大桥上来来往往,桥下团结村村民沈小飞经营的农家乐生意红火。

“桥建起来了、路通了,现在我们到遵义、到仁怀都不过20分钟,不管是进城还是游客上门,我的生意肯定越来越好做!”沈小飞望着大桥,眼里满是憧憬。

极目远眺,沈小飞头顶上雄伟的大发渠特大桥如一道“飞虹”横贯东西,大桥两端穿过团团氤氲向崇山峻岭缓缓延伸,大桥之下是在绝壁上凿出的近万米“天渠”。

不仅是沈小飞,当大发渠特大桥跨越高山峡谷,曾被群山包围的团结村有了出山的大道,各类产业加快发展,农旅基地陆续入驻,家家户户都尝到了发展的“甜头”。

团结村蒸蒸日上的好日子离不开工行贵州省分行的助力。作为本项目唯一的银团牵头行和代理行,工行贵州省分行在率先投入36.5亿元的基础上,邀请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组成银团,共同为项目倾注61.5亿元,与打通的隧道一起畅通了资金渠道。

对于多年扎根贵州的工行人来说,贵州桥梁早已跳脱出“连通四面八方”的简单概念,一座座桥梁更像是老百姓走向幸福小康路的驱动轮。

以“大交通”促“大产业”。一直以来,工行贵州省分行以织密交通网为纽带,主动融入贵州经济发展大环境,倾注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大刀阔斧支持潜藏在深山中的村庄发展产业,畅通深山地区的出山路,也打通了老百姓的“致富路”。

道路通,百业兴。该行依托实施城乡联动战略服务乡村振兴,积极探索贵州农业发展政策和市场需求,实施“一行一策”“一县一策”,以“产业兴农贷”“e抵快贷”等一批金融产品保障遵余高速飞龙湖乌江大桥、瓮开高速开州湖特大桥等沿线农户、小微企业的发展资金池不枯竭,并大力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促成农业、农户、农产品有效对接,投入超1600亿元解锁桥梁沿线各地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除此之外,该行以桥梁为媒介带动“桥旅”产业发展,在其支持下,镇胜高速坝陵河大桥、平罗高速平塘大桥等大桥沿线4A级以上景区和重点旅游景区不断提档升级,民宿、露营、农旅基地等周边业态生意火爆,智慧景区服务让游客体验更佳,旅游产业资本纷纷瞄准贵州,桥梁沿线地区涌现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

坦途铺就,产业路走通了,老百姓的“幸福路”也将越走越宽。

工行贵州省分行把桥梁沿线地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放在心上,补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治理等城市公共设施短板,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等圆群众住房梦,推广e企快贷、小企业周转贷款等产品支持沿线居民干起小买卖,“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诠释着金融为民的工行底蕴。

在此基础上,该行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在群山之间设立“工农e家”服务点方便群众体验金融服务,定期到群众中普及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政策,既守护群众“钱袋子”,也护住他们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万桥飞架,敞开的是山门,拥抱的是未来。工行人在历久弥新的发展中依托桥梁建设种下发展的种子,助力贵州建设由“不平”变“平”,创造了“黄金十年”的辉煌成就,一座座桥梁正具象地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在群山之间勾勒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工行贵州省分行提供)

--> 2023-03-13 工行贵州省分行——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8622.html 1 金融聚力黔山贵水架桥铺路筑坦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