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四川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处于3市交界处的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今,岫云村依靠发展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2022年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岫云村也从贫困村、空心村,发展成为四川首批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如何把村里的特色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我们的思路,是把‘岫云村’打造成一个品牌,实现餐饮连锁化、劳务专业化、建材市场化、农产品品牌化和民宿多元化。”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说。
岫云村山多坡陡,在李君看来,村民单靠种地很难实现脱贫致富,必须谋划特色产业。在多方论证后,他将目光锁定在种植蔬菜瓜果和饲养家禽家畜上。
村民能种会养,但销售却是难题。当时网上平台销售在农村还很少见,李君和村里决定,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把山里的产品卖出去。
线上销售只是途径之一。在成都高新区,有一家以“岫云村”为店名的汤锅餐馆。每天这里供应的,都是从300多公里外的岫云村送来的新鲜农产品,它们都有特殊的名字——年华猪、时光鸡、岁月鸭……
近年来,李君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门店方式,通过直播带货,开创“岫云模式”,打开了村里农产品走向全国的销路。
不限于把农产品卖出去,现在,岫云村还想把城里人吸引到村里,并留下来。“这是一种‘双向流动’机制,我们在村里开了扶贫体验餐厅,建起了民宿、生态农业园区,吸引城里人下乡。”李君说,村里的农产品能进城,城里人下乡能留住,这才是真的双向流动。
在李君看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要持续探索的道路。“现在,村里办了建材加工厂和农产品加工厂,下一步要实现餐饮连锁化,这都是我们在探索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