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和保障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目前,我国民生需求有了新的转变,开始从生存需求到发展需求,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转变。”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南明区河滨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姝表示,河滨街道将加快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十个方面发力,促进取得新进展。
2022年,南明区完成棚户区改造23761户、老旧小区改造11804户、背街小巷改造110条。在改造期间,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民生?袁姝表示,群众的心声是检验民生工作开展的标尺,只有让群众充分参与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袁姝介绍,在贵阳金地苑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共涉及32栋建筑、1113户群众,需要对道路、供排水、综合管网、便民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项目全程施工和设计都率先征求了民意和设计单位的综合意见。
“一座城市的发展并不是要搞‘拆了建、建了拆’,城市更新一样可以保留老城原有的风貌。”袁姝介绍,接下来河滨街道将继续依托“一圈两场三改”,让群众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提升城市形象,让老城风貌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定位。
如何打破小而散的商业形态?袁姝表示,河滨街道将吸引更为高端的酒店、大数据行业以及总部经济的入驻,实现商贸业、生活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传统行业的升级和融合。同时,盘活辖区内老旧资源,激发商圈新活力,增强核心区的竞争力。
袁姝说,目前,南明区高质量发展活力涌动,产业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质量效应不断提升,河滨街道将通过“三步走”助力辖区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创新思路,主攻项目发展这个关键点,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制定包保工作方案,为辖区项目提供政策、资金、数据等方面支持,全力推动辖区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早见成效;开展好惠企服务,为辖区企业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地专注发展,以优良的政商关系、优质的营商环境汇聚发展力量;全力以赴抓经济指标,一方面着力培育线下企业持续壮大发展,另一方面指导线上规上企业做好指标报送,确保颗粒归仓。
“聚沙成塔、聚水成渊,借此将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高度。”袁姝表示,河滨街道还将守好各类安全底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新征程的南明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