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主委孙发:

传统苗绣绽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苗绣里古老的传统盘绣针法。 张帆 摄 (贵州图片库发)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点赞苗绣。近年来,贵州围绕非遗系统性保护,不断把非遗‘厚家底’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引擎’,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主委孙发说,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为主体界别的民主党派,长期以来,民进贵州省委紧紧围绕文化建设、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注和推动苗绣产业发展,组织成员深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成效显著。

调研显示,自2013年以来,贵州印发了《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等文件,实施一系列举措,以“公司+协会+绣娘”等模式,带动一百多万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年产值近百亿元。

孙发认为,在乡村振兴和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推动下,贵州苗绣保护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培育苗绣经营主体方面,贵州支持成立苗绣产业协会,建成苗绣非遗工坊58家,重点打造苗绣龙头企业,推动与省外头部企业合作,帮助拓展苗绣市场。在苗绣保护传承和推动苗绣数字化方面,贵州建设基础纹样数据库,采集苗绣纹样18869件(套),其中苗绣纹样矢量图1548份已进行版权登记。在拓展苗绣传播渠道上,贵州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助力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争取苗绣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苗绣文化中心、化屋空间等一系列非遗传承体验空间,为苗绣走进现代生活提供可知可感的体验场景。

此外,贵州全方位推动苗绣保护传承及宣传推广,安排专项资金并遴选省内11所院校和26家非遗企业作为省级研培基地,2022年完成31期培训近900人,其中6期是苗绣培训班。通过创新开展宣传推广,形成苗绣技能大赛等一系列围绕苗绣发展的品牌活动。“苗绣助力就业减贫——贵州省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案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苗绣: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贵州舞水云台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如何使传统技艺绽放出新活力?黔西市化屋村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孙发介绍,2021年以来,化屋村联动文旅、民宗、乡村振兴等各级各部门在化屋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化屋苗绣工坊”等项目,共同打造“化屋苗绣”等公共品牌,开展“绣娘”技能培训,推出苗绣文创产品等。借力电商、网红带货、“黔货出山”等渠道,使化屋苗绣(含衍生品)、非遗美食等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城市。化屋苗绣产业有效带动各类经营主体65家,2022年累计实现总产值940.82万元,从业人员222人。

今年全国两会上,孙发提出了《关于推动跨国联合申报苗族服饰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建议》,为推动苗绣系统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2023-03-12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主委孙发: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8457.html 1 传统苗绣绽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