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乡村建设 生态美活力强

织金县马场镇万亩樱桃园。

入户路网干净、农家小院整洁、文化气息浓郁,村前荷塘里白鹭时飞时立,让充满乡愁的村庄瞬间更加灵动……美丽的乡村图景见证了猫场镇龙潭村的华丽蝶变,更彰显出龙潭村聚力乡村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两年以前,大堰河里从来没有看见过小龙虾,更不要说鱼了,从去年开始,河里出现好多野生小龙虾,个大肥美。有空的时候大家都会到大堰河边或荷花鱼池里钓钓小龙虾。”家住龙潭村的李老伯高兴地说。

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龙潭村把生态修复与河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开展河道清淤和修建河堤,使流经该村的大堰河水更加清澈,水草丰茂。据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武鹏介绍,自开展乡村振兴建设后,龙潭村除了生态美之外,基础设施同样越发完善,产业发展逐步壮大,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就有20多家,包括占地100余亩的大棚草莓基地和黑木耳种植基地各一个。许多群众不用出门打工,在自家门口就能务工,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足,村子里有不少人都修起了小别墅。

“现在,龙潭村实施了多个项目,且成效显著。宜居农房改造项目涉及农户174家,对农户庭院进行改厨改厕改窗,亮化民居,并修建红砖围墙。同时还对260余户农家进行‘厕所革命’,使农户全部用上卫生厕所。在乡村振兴二期项目中,治理了2公里河道,修建荷花鱼池300余亩。”武鹏说。

硬件设施有了,软件设施必须跟上。龙潭村在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同时,人才振兴工作与乡村文明创建工作也在同步推进。该村本着引进一批、留下一批及培育一批的工作理念,借助县乡两级农技人员下村指导农业生产之际,组织本村多个种植养殖能手向他们取经,邀请农技人员到村里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通过采取项目“合作+分红”的方式,引进或留下部分经验丰富的种植养殖能手,鼓励部分农户向能手们“偷师学艺”。

截至目前,龙潭村共拥有“土专家”和“田秀才”20余人。此外,全村还在村民自治体系中不断完善,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整治农村滥办酒席、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树立文明乡风。

织金县积极规划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布局,避免“照搬城镇”“大拆大建”,摈弃“一刀切”倾向,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建设。同时,积极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构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通过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多方力量等方式,提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增强基层治理水平。并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构建“党组织领导+群众参与+法治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法治建设方面的作用,维护好农村社会的平安稳定。

--> 2023-03-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7984.html 1 乡村建设 生态美活力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