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七星关,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零星分布,农业产业“弱小散”,竞争力不强。
把握时代脉搏,走出小农经济,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吹响了七星关区农业前进的号角。
时下,微风清冷,细雨连绵,七星关区层台镇向阳村的香葱种植基地里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农户们忙着施肥,抢抓农时,为一个月后的收获“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龙场营镇龙场营社区的高粱种植基地里,新采购的农机突突作响。去年全镇试种高粱,效益很好,今年高粱种植面积将扩大到8000亩。该镇特意采购了4台农机,提高开垦效率。
“农,天下之大业也。”择业自然优中选优,七星关区依托现有优势资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刺梨、高粱、烤烟、蛋鸡等8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巩固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目前蛋鸡存栏达453万羽,成为全省最大的规模蛋鸡养殖基地。“高效农业”“精品农业”正在当地逐渐崭露头角。
近年来,七星关区因地制宜确立了刺梨、高粱、烤烟、蛋鸡、茶叶、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探索“龙头企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组织方式,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撒拉溪镇“茂源人家”品牌通过机械规模化生产,提升产量,鸡蛋年产值实现1.5亿元;朱昌镇双堰社区依托NFC脚环智慧养殖“乌蒙玄凤”,日均出货量100余单,年产值550余万元;柏杨林街道科技观光园利用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使作物实现一年多季生长,效益翻倍……
从广种薄收、人拉肩扛,到粮丰畜旺、机械化生产,七星关区的农业现代化变革不断丰满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截至目前,该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47亿元,增长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1.82万亩,刺梨种植面积28.63万亩,蛋鸡存栏453万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4%,农产品加工率达57%,“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成果不断巩固;新增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示范合作社21家,家庭农场550个,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经营体系不断壮大,农业提质增效成果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