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纳雍、威宁、赫章是穷得“去不得”的地方。如今,在乌蒙儿女的全力奋战下,这几个地方已经从“去不得”变成了“了不得”。
早春时节,烟雨蒙蒙。位于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产线优化、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为月底的正式投产做准备。
该项目年产能18亿瓦时,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是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光伏组件生产项目。今年1月中旬已试产成功。
平均海拔2200米的威宁,地处黔滇接合部的重要区域节点,独一无二的高原地理环境和区域气候特征,成就了当地的“阳光之城”美誉,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为达到“双碳”目标,威宁已建成并网新能源项目62个,装机规模368万千瓦,装机容量367.95万千瓦,累计发电294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46亿元。
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赫章县建起了种植面积达166万亩的“核桃长廊”,种植规模全国第一。有挂果核桃32万亩,坚果年产量3.84万吨,形成了年产值15亿元的种植产业,惠及全县15万户62万人,每年为该县农民人均创收1700元以上。
在赫章县财神镇倮布嘎社区,居民施辉元欣喜地接过居委会工作人员送来的银行卡。
“安方公司流转的土地是11.2亩,5600元,核桃树有120株,总价值31000元左右。”拿着银行卡,施辉元算起了收入账。
虽然赫章核桃名声在外,但该县仍然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核桃产业的附加值。
近年来,赫章县相继成立或引进贵州阿西里西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贵州金果缘核桃实业有限公司、贵州乡里人家农产品电商服务有限公司、赫章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同开发核桃系列产品,目前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深入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毕节市制定印发了《毕节市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2-2025年)》,持续推动资金、人才、土地、金融资源等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
2022年以来,织金、纳雍、威宁、赫章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累计获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39.45亿元,占毕节到县资金总量的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