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守底线 群众生活无忧幸福“有依”

乌江源百里画廊。 史开心 摄

民生无小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背后折射出的是政府坚持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

七星关区鸭池镇草堤社区五组的刘来先家里有多人残疾,儿子陈鹏是一名聋哑人、儿媳邓敏患有精神疾病,平常仅靠刘来先一人每月500元的护洁员工资和儿子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计。

在毕节市民政部门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回头看”行动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刘来先一家的困境,便告知她及家人每人每月可领868元低保金,且陈鹏夫妇每月还有160元残疾人护理补助。

近年来,毕节市加强入户排查和动态管理力度,将因病、因灾、因疫情、因意外事件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群众,纳入救助帮扶范围,确保困难群众不因“脱保”“漏保”导致返贫致贫。

“如果不是政府的帮助,我家肯定寸步难行。”赫章县辅处乡辅处社区张光友患肢体残疾四级,妻子管长妹,患肢体残疾二级,一家人就靠儿子张教文打工为生。

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及时将他们一家纳入农村低保。低保金加上重残护理补贴,让张教文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低收入人口是关键。毕节建立了纵横联动的低收入人口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采取“线上比对+线下核查”和“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方法,加大线下走访核查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防止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核查省级平台反馈信息2.65万条,经核查,将790人纳入兜底保障;协调12家市直部门比对出疑似问题数据22万条次;向乡村振兴部门提供新增兜底保障对象信息4.15万人,纳入防返贫监测0.44万人;民政部门核查新增防返贫监测对象11881人,纳入兜底保障8976人。

既要兜住底,也要能发展。毕节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郑建旭介绍,该市将全面启动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帮扶、脱贫人口增收、“3+1”保障巩固提升、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监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升“六个专项行动”,持续强化“四个不摘”,坚定不移巩固脱贫成果。

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毕节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织密网”要求,进一步提升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2022年底,该市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5万余户10.8万余人,通过帮扶消除风险2.1万余户9.3万余人。已累计发放本年度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保障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8.25亿元。

--> 2023-03-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7964.html 1 守底线 群众生活无忧幸福“有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