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稳就业兴产业 群众增收生活美

一张长方桌,一台缝纫机,便是陈艳红的工作台。

今年年初,家住七星关区八寨镇的陈艳红最幸福的事就是在家乡稳定就业了,通过企业招聘,她就近来到贵州华耀服装有限责任公司上班,再也不用丢下孩子外出务工。

贵州华耀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服装设计、加工制造和出口于一体的企业,现有员工1000余人,2022年该公司服装出口量约800万件,出口额达1亿元人民币,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

“以前在深圳打工,每天都担心家里面的孩子,现在在城区上班每月收入4000多元,挣钱顾家两不误。”陈艳红高兴地说,在家乡就实现就业,心里踏实。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

毕节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全面落实稳岗就业各项措施,强化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和服务,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同时,毕节市围绕“做多增量、优化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目标,大力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排全省第3位。

2022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66.43万人,其中省外务工30.55万人,省内县外务工10.39万人,县内务工25.49万人。全市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2733元,增长15.5%,各县(市、区)均实现年度增幅目标。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

初春,纳雍县总溪河畔数万亩樱桃花竞相绽放,把群山装点得洁白如雪。而再过不久,樱桃树就会挂满红彤彤的樱桃,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金果果”。

在位于总溪河畔的厍东关乡,已经形成“早春樱桃花开,赏花人纷至沓来;暮春樱桃果熟,尝鲜人慕名而至”的场景。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乡共种植玛瑙红樱桃30535亩,其中盛产期樱桃18260亩,辐射带动维新、董地、化作、寨乐等周边乡镇种植樱桃15.2万亩,总溪河畔家家户户吃上了“小樱桃”带来的“产业饭”。

产业兴带动百业旺。毕节市立足优势资源,持续做实做强做大特色富民产业,持续支持发展蔬菜、食用菌、茶叶等8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让群众牢牢端稳“产业碗”。

如今的毕节,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乡村振兴“欣欣向荣”。2022年,全市累计实现销售农产品138.43万吨,销售金额达136.81亿元,全年实现销售150亿元,一个个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 2023-03-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7960.html 1 稳就业兴产业 群众增收生活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