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黎平县汪家庄村

钵栽天麻增产又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军 通讯员 梅家斌 郭正芳

“先把土刨松,把大的天麻种放在木材头,小的天麻种放在木材边,再把旁边的沙土松一松,免得伤到种子。”在黎平县德凤街道汪家庄村林下天麻种植基地里,技术员向鑫华正向村民们讲解如何正确钵栽天麻,以保证天麻的产量与品质。

年过60岁的石美昌在一旁认真听讲,她是从该村搬进县城居住的易地搬迁群众,自去年开始就在基地里务工,种植天麻给她增加了不少收入。“老板每天接送我们上下班,一个月得3000多元,感觉这个活路也不累,也合适。”石美昌说。

和石美昌一样,在基地里务工的80余名工人都是附近村寨的妇女,周国秀也是其中之一。“我从事天麻种植已有5年,原来只能在家务农,现在成为黎平县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种植天麻改变了我的生活。”她说。

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该县林下天麻种植龙头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该公司大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天麻产种、育种、种植、销售,打造天麻全产业链,为全县林下天麻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近年来,该公司不断研发天麻种植技术,在全国首创了钵栽天麻新技术并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林下种植天麻要“靠天吃饭”的现状,降低了自然因素、病虫害对天麻的影响,极大提高了天麻的产量,保证了品质。

“我们用钵栽的方式,它保持水分,营养集中,病虫害很少,我们每一年都是用新方法新技术来试验种植,它的产量比传统种植要高,一桶能够产六七斤天麻。”该公司总经理杨青介绍。

随着市场复苏,该公司对天麻产业发展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今年计划在该基地钵栽天麻50万桶,产值3000万元,三年内力争实现亿元产值。“现在市场复苏了,天麻的价格也回升了,每天都会接到10来个订货电话,现在我对天麻产业更有信心了。”杨青说。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两茶两药一畜”主导产业,通过示范带动、龙头牵引、产销对接等方式,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种植产业,全力打造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22年,全县累计完成天麻种植2.82万亩,产量3537吨,产值1.45亿元,销售额达9600万元,利益联结带动2000多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累计解决就业5万人次。

--> 2023-03-08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军 通讯员 梅家斌 郭正芳 黎平县汪家庄村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7937.html 1 钵栽天麻增产又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