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东南全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留住乡愁 绽放新颜

李卓檬

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 (从江县委组织部供图)

榕江县栽麻镇大利村。 李长华 摄

台江县长滩村民族服饰巡演。 杨嘉浩 摄

镰刀剃头。 (从江县委组织部供图)

吊脚楼、坡屋顶、小青瓦、雕花窗……一个个“古”味延绵的苗侗民族建筑风貌,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思乡愁。

如何在留住“美丽乡愁”的同时,还能不断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在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和高度重视、扶持下,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力度空前,成效显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正在得以实现。

设施“提速” 传统村落焕新颜

走进台江县老屯乡的传统村落长滩村,一座座温馨精致的农家院落呈现在眼前,绿树鲜花掩映,庭院花香四溢,古朴而恬静,和原来“脏乱差”的庭院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看着旅游业火起来了,我们把家里改造成民宿,庭院的环境却被忽视了,游客还没进家都被庭院的环境‘劝退’。”长滩村“美丽庭院”示范户熊光德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改造了庭院环境,游客走在路上就被扑鼻而来的花香吸引了,甚至庭院还成了“网红”打卡点。

在另外一头的榕江县栽麻镇大利村也是传统村落,长期以来村民都只打扫自家的环境,村里的公共环境却很少有人主动打扫。为了治理公共区域卫生环境,大利村成立了爱心超市,村民们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庭院美化、义务劳动获取奖励积分,该积分可在爱心超市里兑换商品。

“通过这种‘积分’方式,激发村民们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村民们纷纷主动打扫公共区域卫生,村容村貌不断得到改善。”榕江县栽麻镇大利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康感慨道。

传统村落全面实现村落美化、环境绿化、卫生净化、路灯亮化,颜值大提升,美丽,在黔东南,不仅是一个形容词,也是一个动词。

一方面,黔东南州通过实施村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项目,示范州5个重点建设片区和25个保护利用型村落已建设完成给排水、强弱电铺设、垃圾收转运和分类治理、街巷整治、景观提升、消防设施、风貌治理等项目254个,累计完成投资17592万元。

另一方面,黔东南坚持把设施建设作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通过积极申请各级保护资金,累计申报获得中央、省级专项资金17.84亿元,出台全国首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技术导则,在全国率先实现传统村落“蓝帽子”风貌整治、消防常高压设施和垃圾收转运设施建设全覆盖。目前,丹寨、锦屏、黎平、从江、台江、剑河率先实现传统村落公共建筑修缮全覆盖。

文化“提质” 拓宽文旅发展路

在“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当地村民通过跳芦笙舞,表演镰刀剃头、男女恋爱过程、苗族婚嫁等形式,还原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舞蹈的步伐强劲有力,赢得阵阵掌声。

从全国各地前来的游客,不时被眼前的所见震撼,并发出赞叹。“作为传统村落不仅把建筑、生态环境保存得这么完好,而且村民们还将传统的生活方式都传承下来了,这趟真是太值得了!”来自北京的游客胡晓婷说。

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是传统村落核心吸引力的根源。有“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和“芦笙之乡”之美誉的郎德苗寨,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依托特有的资源优势,打造青少年“研学”旅行,推动民族生态旅游提质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选取部分交通条件好、代表性强的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探索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涌现出岜沙、郎德苗寨,肇兴侗寨等为代表的示范点。

同时,黔东南州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为主旨,成功举办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以及2018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研讨会,向外界发出了好声音,凝聚海内外和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来,进一步开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篇章。

不仅如此,黔东南州通过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积极发展“互联网+村落资源”,推广村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为当地群众增添增收门路,促进村落保护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部分群众就地增收。

机制“提效” 绘就乡村振兴图

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主要以苗寨和侗寨村落为主,其中有41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10月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新增6个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地州市级前列,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

如何激发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高质量绘就乡村振兴图?据了解,黔东南州按照“分级保护、分类管理、镇村联动、一村一特、共生共长、共享共赢”的规划思路,以“苗乡侗寨、心灵家园”为主题定位,全面调查评估传统村落基础条件,选取堂安、四寨、黄岗、大歹、大利5个重点片区和25个保护利用型村落进行重点保护利用,融合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省级集聚区打造,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聚集辐射,整体推动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

同时,黔东南州先后出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试行)》等地方性法律法规。

此外,黔东南州还成立州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保护发展工作,以及组建完成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建立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率先在传统村落挂牌成立司法保护中心、纠纷调解中心、法官工作站等,全面构建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制度体系,全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文章,绘就乡村振兴最美画卷。

--> 2023-03-06 李卓檬 黔东南全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7723.html 1 留住乡愁 绽放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