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东南“三社联建”聚合力——

乡村发展尽显生机

陈丹

麻江县贤昌镇甲耳村益绿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忙碌在田间地头。 (黔东南州“三社联建”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农信社“财务指导员、金融服务员”上门为黎平天益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财务指导和金融服务”。 (黔东南州“三社联建”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财务指导员在榕江县阳光女子合作社开展财务指导。(榕江县改革办供图)

麻江县河坝村枫香染瑶绣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的绣娘用枫香油描绘图案。(黔东南州“三社联建”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春风融融、沃野复苏。麻江县坝芒乡水城村蔬菜基地处处是辛勤的劳作身影,采收的喜悦与播种的憧憬交织在奋进的“春天里”。

“今年大家更有干劲也更有信心了。”水城村党支部书记罗传彬眼里闪光。自打他引领水城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联建后,水城村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数据最有说服力。参与联建后,水城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覆盖整村762户、3062人,较联建前增加206户,增幅37.05%;劳动就业带动350人次,较联建前增加124人次,增幅54.87%;返利分红和劳务支出700万元,较联建前增加400万元,增幅133.34%。

何为联建?

实际上,它是黔东南2021年9月在全州开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合作模式,又称“三社联建”。

“三社联建”是榕江县在脱贫攻坚决战期间创新开展的“社社联建”扶贫模式的延伸拓展。2020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平,推动产业发展,榕江县聚焦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选择不科学”和“财务管理不规范”两大核心难题,引导农村信用联合社(农村商业银行)参与互助共建,创新“社社(行)联建”机制。全县有32个合作社在榕江农信社获得6761万元贷款支持,带动1.72万农户7.04万人(其中:带动1.49万贫困户6.19万人)增收脱贫。卓越的成效使得“社社联建”模式入编《2020年中国金融扶贫及创新年鉴》,获评2020年度中国金融扶贫及创新优秀案例、2020年度贵州改革优秀案例。

在此基础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过考察调研,并对全州8675家合作社开展摸底调查工作,确定选取其中产业基础较好的合作社,探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信社+供销社”的“三社联建”合作模式。2021年9月,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下发《黔东南州“三社联建”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意在发挥生产、信用、供销的合力,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参与联建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都迎刃而解。”榕江县富强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华高说,在榕江农信联社的耐心帮助下,合作社以前头疼的融资和账目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社员们个个说好。同时,供销社还帮助提供农资及产品销售,帮助农资采购180吨,较联建前增加165吨,降低采购成本0.7万元,帮助销售百香果、罗汉果635万元,较联建前增加483万元,成本降低了,收入增加了,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

难点、瓶颈问题一一解决,榕江县富强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轻装上阵”,发展活力凸显。合作社利益联结脱贫户40户,劳动就业带动514人次,返利分红和劳务支出92.52万元,较联建前增加51.43万元,增幅124.68%。同时带动周边8个村170户群众种植罗汉果和百香果1776亩,年产值1420万元,利润53.25万元,户均增收3.13万元,实现“一带多”致富局面。

产业选择不精准、财务管理不规范、生产资金不足、农资采购成本高、农产品销售渠道窄等难点、痛点问题曾是黔东南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发展“拦路虎”,通过实施“三社联建”,这些难点痛点得以有效破解。

针对产业选择不精准、农民增收不稳定等问题,黔东南州以“三社联建”为抓手,坚持抓党建促合作社发展,为合作社选派“党建指导员”,推动联建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各乡镇已派驻420名“党建指导员”,累计开展服务指导1.19万次,建立了27个合作社党支部,利益联结带动脱贫户7.5万户,较联建前增加1.52万户,增幅25.42%;返利分红金额5087.9万元,较联建前增长712.9万元,增幅16.29%;劳动就业带动31.99万人次,较联建前增加5.92万人次,增幅22.66%;劳务支出金额2.9亿元,较联建前增加2.05亿元,增幅241.89%。

针对合作社账务管理不规范,抵押物缺乏、融资难等难题,农信社选派678名“财务指导员”和“金融服务员”一对一上门服务,累计开展金融服务2.66万次,指导联建合作社建立规范账簿和资金记账1001家,发放贷款余额11.22亿元,较联建前增长6.23亿元,增幅124.78%。

针对农资保供稳价、合作社农产品滞销等难题,供销社选派“供销服务员”130名,每月不定期上门做好农资指导和销售服务工作。目前,累计开展供销服务1.23万次,帮助采购化肥、农膜等农资2.31万吨、金额6920.86万元,节约采购资金243.21万元,线上及线下帮助销售农产品3171.13吨、金额4652.42万元。

针对合作社规范提升,合作社产业选择不精准、市场风险分析研判能力弱等难题,农业农村部门选派558名“产业指导员”累计开展指导1.83万次,产业技术培训700余人次,引导注销空壳社886家,指导规范办社恢复运行618家,帮助34家找出亏损原因,帮助28家进行市场风险分析,引导11家进行转产。如榕江县高文村互助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原产业以养殖竹鼠为主,竹鼠被列入禁养名录后在“三社联建”产业指导员的帮助下成功转型养殖黄牛85头、水牛5头,当前生产经营正常,预计产值约40万元,利润约12万元。

“三社联建”聚合力,解难题、攻痛点、激活力,广袤乡村景象一新。

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末,黔东南州共有1034家产业基础较好的合作社参与“三社联建”,共创建示范合作社333家,其中:创建县级示范社269家,创建州级示范社64家。参与联建的1034家合作社总资产规模20.75亿元,较联建前增长3.66亿元,增幅21.42%;年产值10.97亿元,较联建前增长3亿元,增幅37.64%;经营收入8.53亿元,较联建前增长1.9亿元,增幅28.66%;净利润2.35亿元,较联建前增长2600万元,增幅12.44%。

“自从参与联建后,省心了很多,只管把鸡养好就行了。”镇远县蕉溪镇蛋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元福高兴地说,合作社蛋鸡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万余元,目前还在产业指导员技术指导下拓展多元化养殖,引进了白玉蜗牛养殖。

下一步,黔东南将在保障力度、金融支撑、供销服务以及激活合作社内生动力等方面全面持续发力,推动“三社联建”模式在黔东南州不断开花结果,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本版责编:杨必刚 刘钰银 版式设计:陈倩

--> 2023-03-06 陈丹 黔东南“三社联建”聚合力——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7715.html 1 乡村发展尽显生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