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的季节,大步进军新能源领域的贵州长通集团也向高而攀,搅动威宁工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连日来,在位于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内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排列有序的自动化设备整装待发,工作人员忙着产线优化、调试设备和人员培训,这条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自动化光伏生产线正迎来“最后的检阅”。
威宁自治县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县,也曾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贵州最好的光照资源,年均日照时间长达1812小时。随着光伏、风能、生物质发电等众多新能源项目陆续建成,清洁能源成为了威宁新名片。
长通集团是贵州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也是贵州制造业100强企业,近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达12.7%。在贵州省工投的资金支持下,该集团正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2022年,贵州长通集团与威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推进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
一路成长相伴,2020年以来,贵州省工投先后以委贷、股债联动等方式为长通集团带来9000万元金融“活水”。2022年,贵州省工投再度鼎力支持,携手中国银行为该集团提供中小企业信贷通贷款1000万元,助力企业在新能源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新年开局,我省工业发展步履铿锵,“快”与“好”成为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词。我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贵州省工投强使命勇担当,聚焦优化投资结构,瞄准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围绕公司核心板块、主营业务,抓住“风口”机遇做优产业布局、做大投资规模,持续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全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贵州省工投支持时间较长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是一家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9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自主设计建设的利用硫化锰渣制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的生产线,真正实现了锰渣综合利用,年产值可达10亿元。
从2019年到2021年,贵州省工投相继为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了6000万元资金支持。2022年,贵州省工投完成了对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670万元股权收购,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贵州正全力以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我们在2022年完成总规模3亿元的黔晟新材料基金1号设立,为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投资打下基础、做足准备,相信在2023年会有更大的作为。”贵州省工投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局起步,标注梦想新起点。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贵州省工投将锚定打造西南地区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这一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之“进”,更好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大盘之“稳”,用拼搏与实干,在助推全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多贡献。
(本版图片由贵州省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