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进 通讯员 杨杰
“欢迎来到松哥银饰直播间,今天我们做一款兔子手镯……”日前在“贵银庄”视频号的直播间,经过融银、锻打、塑型、錾刻等工序后,一只漂亮的银兔手镯惊艳亮相。
“哇,好漂亮!”粉丝们不停地点红心、问价格、下订单,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苗族银饰既是工艺品,也是苗族文化审美、价值传承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以前主要在线下销售,搭上‘网络快车’后,线上平均每月销售额达3万元,线上线下年销售额70多万元,比以前翻一倍。”看着不断刷新的订单,松哥开心地说。
松哥名叫龙松,是铜仁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008年,他与妻子杨伶俐在松桃自治县民族文化产业街开办了“贵银庄”。龙松负责设计和加工,杨伶俐负责管理与销售,不仅积攒下良好的口碑,市场也越来越大。
2018年,贵银庄成为贵州大学、苏州大学、铜仁学院的传统技艺手工银饰教学实践基地。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经营出现阻滞。
“试一试直播带货,我们开始拓展线上渠道。”夫妻二人把“产品柜”摆进直播间。订单逐渐增加,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
“银子是不是掺了假?”
“造型这么复杂,真的是手工打造?”
为让观众眼见为实,夫妻二人把“加工间”也搬进直播间,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身临其境”地体验非遗魅力。
一次次带货让杨伶俐逐渐掌握了流量密码:“今年春节,我们围绕生肖做文章,在设计中增加了‘兔’元素,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
一场场直播让龙松的银饰产品迎来高光时刻:“我做直播不仅是为了‘吸金’,更想让广大网友‘粉’上苗族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