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家林)习水县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县乡村医疗服务逐渐“同质化”,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天肚子还痛不痛?血糖控制如何?”2月20日上午,在习水县人民医院温水分院病房,院长侯明强正带队查房。
47岁的郑燕子(化名)前不久因腹痛到习水县人民医院就医,被确诊为胆结石。19日,她住进温水分院准备接受微创手术。
“这里环境好,离家近,报销比例高,更重要的是有县医院专家帮扶坐诊。”郑燕子说。
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习水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8年习水县启动医共体建设,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建设。
由于乡镇太多,习水县将26个乡镇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选出一个中心卫生院,按照二级医院标准打造为县域的医疗次中心,对上承接总院、对下辐射片区卫生院,构建起新的县域医共体网络体系,形成“县级龙头带中心,中心带动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格局。
为保障医共体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县乡村一体化发展,习水县推动领导下沉、专家下沉、资金下沉、质控下沉、管理下沉等“五个下沉”,促进基层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习水县域内综合就诊率达到92%,基层门急诊就诊率达到59%,基本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