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乌当:打好招商主动仗 实现工业大突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思宇

这是来之不易的亮眼成绩。

2022年,乌当区攻坚克难,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82.6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103.3%;优强企业26家,完成全年目标的113.0%。

这是振奋人心的发展蓝图。

2023年,乌当区将着力提升招商精准度和成功率,力争全年引进优强企业25家以上,新增产业到位资金88亿元以上,工业到位资金占比55%以上。

这是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新年伊始,乌当区相关负责人马不停蹄奔赴深圳、广州开展考察招商,与重点企业交流洽谈,推动项目合作落地,推动招商引资开新局。

近年来,乌当区深入开展央企招商、产业链招商、厂房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做强招商平台,优化营商环境,以招商引资为引,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健全“1+5”工作机制,大招商“跑起来”。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乌当区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形成“领导引领,园区、乡(镇、街道)、部门、国企、驻点协同发力”的“1+5”产业大招商工作格局。协同发力方面,充分发挥乌当经开区招商“主战场”作用,为企业入驻提供承载平台;乡(镇、街道)、国企、驻粤小分队主动出击,依托资源全力招商;相关工作部门根据职能职责为项目推动提供保障,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都参与的产业大招商格局。

把握“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大项目“引进来”。立足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打造“五个新高地”的发展目标,聚焦“一主一特”产业,乌当区着力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和优质项目。抢抓政策机遇,以“两图两库两池”为蓝本,精准招引签约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高压轴向柱塞液压泵马达、电容器智能化生产设备制造、东佑电脑品牌总部、贵州连锁餐饮中央厨房、葡萄酒生产体验中心等项目,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支撑,加快特色产业上下游和周边产业聚集。

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实效。

突出产业链招商。依托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等具有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集聚优质配套中小企业,在延链上下功夫。紧盯保健品制造业、健康服务等薄弱环节,全力招引海王健康产业园、宁波中元肿瘤检测等项目,在补链上下功夫。

突出以房招商。以标准厂房、定制厂房和智汇云锦孵化基地为载体“筑巢引凤”,同时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不断完善园区水电气讯及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力争让企业安心入驻。

突出以商招商。紧盯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等区域产业转移契机,充分发挥驻点牵线搭桥作用,积极参加武汉、重庆等地招商推介会,想方设法联系邀请湖南商会、云南商会、广东商会、深圳市创新产业促进会、清华企业家联合会等商协会,进行“多触角”延展,扩充招商企业库。

突出线上招商。在疫情影响及经济形势下行等多重困难挑战叠加的情况下,保持目标不减、任务不变的决心,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基础上,开展“屏对屏”洽谈和“云端”签约,做到联络不断线、招商不停歇。

项目“招得来”还要“落得下”“发展好”。

乌当区对招引企业开展“保姆式”服务,对招引项目开展“全周期”跟踪,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企一策”。以问题为导向,在土地供给、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上发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2022年,乌当区重点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4个,投资总额约130.5亿元。

2023年,乌当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优环境”十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贵人服务”品牌。持续实施政务服务数据融通、事项标准化、流程优化再造攻坚工程,全力推行“五个一”,不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充分发挥“贵商易”平台作用,优化完善企业“六找”功能,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认真落实减税降费等各类政策,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

--> 2023-02-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6788.html 1 乌当:打好招商主动仗 实现工业大突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