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周燕)“油茶苗的每行每排都要对直,栽种株距是三米,行距是四米……”2月21日,在岑巩县羊桥乡姚寨村金竹坡的油茶基地里,三两一组的村民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着测行距、打窝、植苗、回填。
“在油茶基地务工,一天有90元收入,一年下来,我们夫妻俩能有3万元左右收入。”这几年,随着村合作社的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姚寨村村民谢贤开夫妇都成了村合作社的长期员工,通过参与油茶及中药材种植、管护和采收等,实现了打工不离土、口袋照样鼓。
“油茶产业周期长、收益慢,为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们的油茶基地还套种有黄精,实现以短养长、一地两用。目前,油茶基地已套种黄精1000亩。”基地运营方、岑巩县姚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员刘贵长说。
立足于气候、海拔、土壤等自然资源优势,2020年以来,姚寨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组织方式,在大力发展油茶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将黄精、太子参等中药材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打造。
“产业不仅盘活了村里的土地资源,每年还带动4000余人次就近务工,每年付出劳务费36万元左右。”刘贵长说,油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利用价值高,盛果期长,是兴林富民的长效产业。通过在油茶林下套种药食两用、经济价值较高的黄精,不仅能够增加土地收益,也为群众增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据悉,目前,通过合作社带动发展,姚寨村种植有黄精1100亩,油茶2000余亩,太子参400亩,每年可带动务工1万人次以上,年发放务工工资9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