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权若青)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年来,独山县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把“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这一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在独山县鄢家山社区扶贫车间里,工人正忙着赶制客户定制的背包。“多亏了‘宝妈车间’,让我在挣工资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谈起在家门口上班的感受,付玲露出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独山县通过开设“宝妈车间”,帮助“宝妈”在小孩上下学间隙灵活就业,实现工作、带娃两不误,有效解决了妇女因劳动技能弱、家庭生活羁绊等造成的务工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家企业开设“宝妈车间”,吸纳400余名妇女就业。
此外,独山县还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打破东部与本地、搬迁社区与其他县内区域限制,探索建设“飞地产业园”,帮助安置区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助推当地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目前,已涵盖产业项目48个、企业15家,带动搬迁群众就业1500余人,入股分红覆盖群众6500户2.1万人,户均实现增收7000元,增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集体经济37.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