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兰 李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严明政治纪律不仅要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震慑的同时,更要标本兼治,打好组合拳。
教育引导与强化监督相结合,增强严明政治纪律的内省与自觉。教育引导是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任务和有力抓手,强化监督是严明政治纪律的制度安排和重要举措。教育引导既要注重内容,又要注重形式;既要注重内涵式引导,又要避免灌输式填鸭。在明确教育引导内容方向的同时,创新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政治纪律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党员干部严明政治纪律的政治自觉。强化监督要明确重点,紧盯关键行业、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节点;创新监督方式,着力构建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相互衔接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作用,实现政治监督全覆盖;压实监督责任,严明政治纪律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抓落实,强化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纪律倾向。
健全制度与有效执行相结合,构筑严明政治纪律的天网与堤坝。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是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保障;有效制度执行,是严明政治纪律的关键一环。健全制度首先要突显政治纪律在党的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要抓住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其次要注重顶层设计,不断提高政治纪律制度制定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等,贯穿源头治理、过程监管、成效检验等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织牢织密严明政治纪律的大网,筑牢夯实严明政治纪律的堤坝。政治纪律制度的有效执行要内外结合,双向联动,既从党员干部自身出发,又充分发挥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责监督的职能职责。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政治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政治态度,敢于向不正之风亮剑,勇于向陈规陋习开刀,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原则,严守政治规矩。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政治纪律问题作为巡视和派驻监督重点,运用好“四种形态”,严格政治纪律审查监督,严查政治违纪案件,通过严格执纪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鲜明导向与营造环境相结合,培育严明政治纪律的氛围与生态。鲜明导向是严明政治纪律的前提,营造环境是严明政治纪律的基础。导向鲜明能够创设和引领严明政治纪律的意识氛围,要加强正面导向,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育党员干部政治气节、政治风骨,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要明晰负面清单,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防止和反对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正之风。良好从政环境能够巩固严明政治纪律的思想基础、营造严明政治纪律的政治生态,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养正气、固根本,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必须持续净化社会风气,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发扬斗争精神,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各种不良文化,促进世风、政风、家风与党风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师范大学,本文系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