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晓茜
春日催人忙,在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的柿子种植基地里,老党员张文兵正忙着打理柿子树。“去年第一批柿子就卖了5万多元,把果园管理好,争取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产业有效益,张文兵干起事来也有信心,浑身似有用不完的劲儿。
“辛辛苦苦种地,却没有收成,谁干着都心寒。”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但车田村土层薄、不耐旱,土质不适合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舍不得将土地荒废的张文兵,于11年前自学种植技术,种植柿子,经过多年努力,种植规模也从最初的50多株发展到如今的50多亩,他也成了村里种植柿子的“土专家”。
“土专家”凭着坚韧干劲种出的甜蜜树,也让村里的许多群众看到增收新希望,今年,不少群众借助新修的机耕道种植柿子,漫山遍野的柿子树让车田村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在车田村,许多的梦想在土地上生根发芽,车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干部彭昌柱与羊肚菌也再次结缘。
2018年,彭昌柱到湖潮乡政府工作之后,就开始驻村的第一站——湖潮乡马路村。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带动群众增收,彭昌柱自学羊肚菌种植技术,并到毕节市采买菌种种植羊肚菌。2021年5月,他调整到车田村继续驻村,一到村便对车田村的村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车田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业种植主要以蔬菜等种植为主,没有高经济价值的作物。
结合此实际情况,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彭昌柱等人在车田搞起了羊肚菌试验。“从翻土到采收,都是我们自己干。”彭昌柱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2亩羊肚菌试验棚,产出近300公斤羊肚菌。
“我们把采收的羊肚菌分给村民尝鲜,大家都十分喜欢。”一朵朵喜人的羊肚菌,不仅增加了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干劲,也增添了当地群众对产业发展的信心,彭昌柱说,将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车田村小花溪玫瑰园老板雷燕红也是逐梦乡村的一员,近年来,车田村依靠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让雷燕红等当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2008年和哥哥一起创业,经过多年发展,有了如今的玫瑰园。”为打造特色农庄,雷燕红自学技术种植鲜花,并于2019年初从江西引进2000盆玫瑰花,目前已培育出10万余株玫瑰花,雷燕红成为车田村有名的“种花匠”。
“家乡为我们搭建了逐梦舞台,我们也应该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20年,车田村成立种植协会,以协会方式组织全村种植能手推进车田村农旅结合,担任种植协会会长的雷燕红,带领大家把土地拾起来种植花卉。通过发展产业等方式盘活撂荒土地资源,2021年以来,车田村已完成撂荒地整治1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