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还剩多少只鸡啊?”一大早,记者随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花间普底”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负责人高虎一行来到该乡颍川村,村里的养殖大户李孝明正在喂鸡。
“目前只有100多只了。但是我们正在孵化鸡苗,准备再养1000只左右。”李孝明一边答话,一边抓起玉米撒在地上,几十只精神抖擞的土鸡争先恐后飞奔而来。
李孝明告诉记者,以前他养鸡鸭只敢养几十只,因为销路打不开,养多了担心不好卖。如今有乡里的合作联社收购,他去年养了1000多只土鸡和鸭子,长大一茬卖一茬,收入20多万元。
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普底乡党委于2022年5月领办了“花间普底”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以“乡合作联社+村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将全乡12个村联结起来,开展“认购农副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线上线下服务活动,把群众生产出的农特产品销售出去。
“合作联社确实搭建起了乡村农特产品的产销之桥。”高虎说,联社刚成立时很多人并不看好,但他们抓住百里杜鹃旅游业态持续向好的机遇,首先以线下品尝、线上订购的方式向游客推荐农特产品,优质的农特产品慢慢受到游客青睐,销售市逐步打开。半年多以来,合作联社营业额达200多万元,纯利润4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超过百万元。
作为联社的“掌舵人”,高虎长期早出晚归,辗转于顾客与农户之间,收购、推介农特产品,为游客送货上门。“联社成立刚好迎来避暑旅游季,大量游客涌入普底乡避暑旅居。两个多月时间里,我们主动出击,销售了许多黄牛肉、土鸡蛋、土鸡、土鸭、土蜂蜜等农特产品,销售额达80余万元。”
去年避暑季后,很多外省游客成了合作联社的稳定客户。为更好服务游客,合作联社建了4个农特产品认购群,还通过运营“花间普底”抖音账号宣传推介本地农特产品,进一步拓宽了线上销售渠道。此外,联社还在成都、重庆、泸州、上海、广州等城市拥有农产品销售代理。
在这之前,普底乡群众养殖的牲畜和家禽难寻销路,在市面上零售总被压价,收入也大打折扣,如今“花间普底”合作联社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去年89月间,合作联社就帮我卖了10多头牛,让我增收几万元。”普底乡红丰村村民高小磊说。
走进合作联社储物间,一串串腊肉、香肠飘出浓浓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在联社经营的超市里,天麻、冬荪、辣椒、方竹笋等各类农特产品琳琅满目。“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累计销售腊肉、腊排骨、香肠近2万斤,收入80多万元。”高虎说,从目前来看,合作联社发展稳中向好。
“近年来,普底乡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方式,努力整合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让农特产品销得好价格稳,带动群众增收。”普底乡党委书记陈百文表示,该乡将继续采取强弱联合、村企联建、国企联村等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