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果树种下去 山野绿起来 钱袋鼓起来

水城发耳镇: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甜味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水城区发耳镇的1.2万余亩玛瑙红樱桃花这几天开始陆续绽放,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去游玩观赏。

2月11日,记者来到发耳镇新联村村民陈果果的玛瑙红樱桃基地里,雪白的樱桃花聚在枝头,朵朵成簇,花间蜂蝶飞舞。

游客王之宓听说发耳镇的樱桃花开了,就约上几个朋友一起过来拍照“打卡”。“这是六盘水开得最早的樱桃花,一个月后这里的樱桃就成熟了,到时候我们还要约着一起过来采樱桃。”王之宓说。

发耳镇是水城区工业重镇。10多年前,伴随着发耳电厂投产发电,这个曾经的“菜篮子”一下子变成“吃煤饭、念煤经”的工业镇,许多群众选择围绕煤电产业挣快钱,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

工业富乡,农业富民。然而,一度放弃了土地的发耳人发现,工业容纳有限,而农业前景无边。众所周知,地处亚热带河谷气候的发耳镇,因为“天然温室”的特点使农作物“早熟”而抢占市场的先机,出产的农产品都能卖个好价钱。

2015年,发耳镇启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联村村民陈果果依托气候海拔优势,种植了160亩玛瑙红樱桃。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小的樱桃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发耳镇玛瑙红樱桃的种植逐步增加,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2万余亩,其中8000余亩已进入盛果期,预计2023年可带动50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160亩樱桃已全部开花,1个月后大家可以来摘樱桃。因为上市早,价格也不会差,预计今年有60余万元的纯收入。”陈果果说。

除了樱桃,发耳镇还在海拔1400米至1600米处,深耕精品水果产业,分别种植了蜂糖李6030亩、杨梅5300亩、猕猴桃2677.71亩、刺梨8000亩、红心柚2000亩、核桃300亩、柠檬橘130亩、其他类水果1000亩。

为持续做优做强水果产业,发耳镇各个村民组以蜂糖李、樱桃、杨梅产业为主导相继成立合作社,与境内大型超市合作,按照市场价收购精品水果,水果产业已经成为群众的“致富果”“摇钱树”。

果树种下去,山野“绿”起来,钱袋子“鼓”起来,初春时节的晚熟椪柑,3月的樱桃,5月的枇杷,6月的杨梅……现如今,一年四季有水果采摘的“梦想”在发耳镇早已经成为了现实。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采摘游玩体验,发耳镇将采摘游和农家乐相结合的旅游点也越来越多,不少村还推出了采摘节。乡村采摘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一种生态绿色的消费,为发耳镇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商机。

“发耳玛瑙红樱桃是入春第一花,开春第一果,樱桃花花期预计可持续到3月初。”发耳镇副镇长董朝阳说,发耳镇将举办樱桃花节,网红打卡等活动,聚焦“花经济”,做好“花文章”。同时,在果蔬产业后续方面,今年该镇将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果蔬精深加工企业。

--> 2023-02-2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果树种下去 山野绿起来 钱袋鼓起来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6557.html 1 水城发耳镇: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甜味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