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贵在用心重在落实。我省提出今年要围绕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医疗健康服务、做好社会兜底服务工作、完善城市停车位等领域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省委、省政府的“好声音”怎样转化为全省人民的“幸福曲”,各级各部门如何抓落实分外重要。
毕节市黔西市将背街小巷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摆在突出位置,今年计划改造背街小巷10条、老旧小区3个;黔西南州兴仁市聚焦大班额问题,计划新增学位4200个以上;安顺市普定县聚焦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准备消除易涝点5个、建设污水管网12公里,新建、改扩建农村卫生厕所5783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办好民生实事,各地既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实践中亦有所侧重。唯有了解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存在的短板弱项,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才能从细微处着手,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技能培训多开展一次,择业就业就多一个渠道;改建、扩建好一所幼儿园,孩子就能在更好的环境下成长;多一些停车位,有车之后的“烦恼”便能更容易化解……一件件实事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滚烫的文字叙述,背后是民生事业的火热变化;跃动的数字所指,积攒千家万户可知可感的幸福生活。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唯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以“绣花”功夫办好事关千万家庭的事,才能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办出群众好口碑,在民生“十”事中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