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地岁时记·赤水竹笋:

把春雨吃进肚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乍暖还寒之时,天地和同,联手“酿造”春雨,化作天地间的精灵,随风潜入世间万里山川。

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到了。

雨水时节,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水獭捕鱼,传来春江水暖的消息;五天后,大雁北飞,送去杏李满枝的花信;再过五天,草木吐芽、生机萌动,便是“最是一年春好处”。

春雨至,竹先知。静候了一个冬季的竹子,吸足了水分破土而出。

树梢的香椿芽,轻盈的豌豆尖,都是贵州人尝春的“定番”。而坐拥连绵竹海的赤水人,更钟爱深埋泥土的鲜嫩。

作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130万余亩的林海绿涛,奔涌在赤水河两岸的红土地上,被誉为“西南竹海”。

你看,一场雨后,和竹笋一起漫山遍野冒头的,正是挖笋的赤水人。

赤水四季有笋,四季有竹。种竹、懂竹、更会吃竹的赤水人将不同季节的笋激发出不同的风味。当粗糙外壳下脆嫩的笋肉在嘴里化开,鲜掉的眉毛,化成了不争气的眼泪从嘴角流下。

而勤劳智慧的赤水人,又将一棵棵竹子写成了一篇篇“大文章”。竹篓、竹席、雨伞等竹制生活用品,手工竹编包、竹丝编画、竹艺灯具等竹编工艺品,包装纸袋、手提袋、纸吸管等“以竹代塑”产品……从种竹卖笋到种竹造纸,到发展竹文化,再到将竹林中的空气变成竹林碳票,赤水竹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了绿色经济,带来了低碳生活,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霏霏春雨下,竹林拔节生长。心怀希望,总有美好破土而出。

海报设计:齐青杨 周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璇 高航 刘义鹏

--> 2023-02-20 黔地岁时记·赤水竹笋: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6466.html 1 把春雨吃进肚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