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菊
新闻提示
2月13日,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85家企业参会。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亮出任务书,公开线路图,明确今年将奋力实现“一个确保”,即确保完成2023年度“强省会”目标任务。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这场新春开年第一会,贵安新区动员全区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推动贵安新区在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实力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贵安新区紧扣“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主攻方向,坚持“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全面落实贵阳贵安融合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强省会”行动。
当前,贵安新区已从基础设施大建设阶段转向了生产力大布局、产业大发展、实力大提升的发展阶段。
围绕2023年度“强省会”目标任务,贵安新区将全力以赴推进深化改革大提效、工业经济大突破、数字经济大发展、城市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攻坚、党的建设大提质六大任务;认真抓实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十项重点工作;扎实做好优化融合发展机制、提升干事创业活力、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四大保障,奋力实现裂变式增长、引领性突破。
强部署抓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贵安新区未来能呈现什么样的面貌,明年此时能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关键要看今天的行动。今年,贵安新区将坚持规划先行、产业为要、民生为本,做到“五个狠抓”。
狠抓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组团式开发、融合式发展,贵安新区将以国家级新区的站位,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建设,按照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马场产业新城、花溪大学城和高峰组团、云漫湖组团“三城两组团”空间布局规划,提高120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
狠抓产业发展,立足“两主两特”产业定位奋力推进贵安新区工业大突破,在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持续发力;立足贵安新区实际,紧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绿色金融、文旅融合、房地产等领域,把服务业这篇文章做好做活;突出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特色品牌。
狠抓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先,抓存量项目盘活、项目储备、项目招商、项目建设、项目考评,持续推动项目量质齐升。
狠抓民生保障,进一步优化贵安新区与贵阳、贵安新区与花溪、贵安新区与乡镇、乡镇与园区的工作关系,多办惠民之事,多兴便民之举,多谋安民之计,多施富民之策,把群众的事看得更重、想得更远、做得更实。
狠抓风险防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政府债务风险底线、生态环保底线、社会稳定底线、党风廉政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全力服务企业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细胞。在当天的主会场议程中,大部分的发言时间都留给了部门代表和企业代表。
“宁德时代贵安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于2022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期主体工程已于今年1月顺利封顶。”宁德时代贵州基地运营总监周国立表示,今后,宁德时代贵州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绿色工厂、零碳工厂,积极支持配合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贵阳贵安打造新能源产业链贡献力量。
“在贵安新区的助力下,去年,农源达生鲜超市经受住了疫情的巨大考验,今年,农源达超市将持续发挥好保供稳价主渠道、主力军作用,扎实为新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所需,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贵州农源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霞说。
2023年目标
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亿元左右、增长12%左右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占比达50%
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0亿元以上,增加值增速达60%以上
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收增长20%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5%以上
2022年成绩
新引进产业到位资金325.17亿元
工业项目到位资金247.79亿元(含数据中心项目)
签约项目58个、签约金额431.62亿元
引进优强企业3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