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恩良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引领性作用。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按照《贵州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目标,“一年起好步、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变样”,接下来,贵州需要继续深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加强乡村治理五大行动。
坚持党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全面领导,确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正确方向。实施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党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确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始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始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完善政策配套、专项资金保障、项目宏观管理微观运营等各项机制。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位,确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确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科学有效。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实施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必须将调查研究贯穿于各方面各环节。一是要围绕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化等开展文化资源大调查,突出贵州特色,分类分项建设好文化资源储备库,对全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是要围绕重大革命和历史、爱国主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创新、乡村振兴题材等开展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主题大调查,分级分区制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方案。三是要围绕功能目标、示范引领、社会效益、企业文化、经济预期等开展大调查,构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指标体系,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动态评估。四是要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调查研究过程中政府机关、文化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的协同攻关,形成资源聚合、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调研机制,深化调查研究内涵,提高决策咨询价值。
健全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确保实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有益于实施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培育,有益于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健全,是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的必要举措。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对文化产业资源和文化管理权力进行优化配置,整体性推进科学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建构。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助益文化产业体系结构和文化产业要素配置的优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展赋能。文化经济政策的完善,要坚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展的社会效益首位原则,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应在不偏离社会效益方向的同时,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坚持融合发展,确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实施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一是要依托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文化与体育产业、文化与康养产业、文化与创作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全域式、系统性发展。二是要促进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区块链、物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三是要依托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依托核心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带,如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3+8”标志性工程和重大遗址重要节点为依托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平塘天眼、天书、天坑、天桥为核心的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以仁怀、习水、赤水等酱香酒生产基地为核心的世界名酒文化产业带,以乌江水道和乌江文化为纽带的千里乌江休闲度假产业带,以少数民族村寨核心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为中心的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带等。
着力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确保实施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基础性支撑。实施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既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又需要懂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规律的专门人才。为此要围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实施“三个一批”聚才机制,建立高效人才支撑机制。要加强专业文化产业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文化产业人才终身学习平台,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要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制度环境。
(作者单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