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1月2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举行的义务植树活动结束后,贵阳市林业局干部李盛林最后离开植树点。全省义务植树活动举行了九年,每年李盛林参加活动都是“值岗”到最后,年年如此。
在贵阳市双龙空港经济区小碧乡小碧村义务植树点,李盛林来回踱步,看到微微倾斜的小树苗,他会跪下来刨开沙土仔细查看,再小心翼翼地把沙土盖上去、压实,“要确保每一株树苗存活,这可马虎不得。”交谈中,李盛林告诉记者,9年里,有超过300余株树苗在阳光雨露和他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走慢点,小心地上滑。”李盛林不顾沙地的起伏不平和树丛的枝丫茂密,来回穿梭在植株间,不时俯下身,扶苗、培土、浇水。
顾不上记者的提醒,李盛林三步并作两步小跑向下一株树苗,仔细查看每一株树苗。来到一株树苗旁时,李盛林放下铁锹锄头,眯起眼睛贴近观察眼前的树苗,“这株金丝楠木要好生养护,树种珍贵,修枝除草更要有耐心。”老李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抄起园林剪刀给树苗“修理造型”。
“对待树苗像对待你的孩子一样。”面对记者的打趣,李盛林笑道:“那可不,种树这事嘛,越种越上瘾。”
“种树瘾”从何而来?老李名字中“盛林”二字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我家几代人都在林业系统工作,父辈给我起名‘盛林’,注定我与树林有着不解之缘。除了这9年义务植树活动亲手栽种300余株树苗外,我参加林业工作24年来到底种了多少棵树,自己也算不清楚了。”李盛林笑着说。
“2015年刚开展全省义务植树活动那会儿,都是一些马尾松之类的常见树种,一晃9年过去了,不仅新增了马褂木、无患子等树种,今年的樱花、桂花树种更让我眼前一亮,树种丰富了,参加植树的人也增多了,我也越种越起劲,自然成瘾。”
与以前不同的是,“种树瘾”十足的老李今年还负责植树点场平、挖坑、培土等工作。“活动开始的前三天我就来了,拿起铁锹就放不下。”
自2015年起,贵州省春节后义务植树活动连续举行了9个年头。年复一年,贵州人绿化国土的理念与时俱进: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绿色走向多彩……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5372万亩,退耕还林实施面积达1695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2.81%。2022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2960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035亿元,带动超过446万人次群众增收。
“种下一棵小树苗,未来能给老百姓带来数十年的收益。”看着刚移栽的树苗绿叶在风中摇动,48岁的李盛林成就感满满,心中盘算着新的种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