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细雨迷蒙,笔者驾车从天柱县城出发,沿途青山若隐若现,驶近邦洞街道公塘村的黑毛猪养殖基地,几间蓝色的猪棚映入眼帘。“白天把黑毛猪放出去,傍晚猪才跑回到猪圈里。”杨裕军说,“林下散养的猪含脂量少,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不愁销路。”
杨裕军是公塘村的致富带头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2015年,在浙江务工的杨裕军在饭局上听朋友说黑毛猪市场前景广阔,便想返乡养殖黑毛猪。“没经验、没技术,你啥也不懂,风险太大了,我不同意。”杨裕军的想法遭到妻子王冬春极力反对。
在杨裕军的几番劝说之下,夫妻俩于当年10月辞工返乡创业。“路不好就修路,没电就买发电机,没技术就去学技术,缺啥补啥,慢慢干总能干出点样子。”凭着满腔干劲,杨裕军和王冬春养殖的第一批15只黑毛猪市场反馈不错,销售一空。
首战告捷,杨裕军信心更足了,他和王冬春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如今黑毛猪养殖数量已经增至140多头,被乡亲们戏称为“猪司令”。
“春节前一个星期,就卖出了40多头。”品质是开拓市场的关键,为保证黑毛猪原生态品质,杨裕军坚持林下散养,黑毛猪鲜嫩的肉质吸引了许多新客和回头客,2022年,杨裕军销售黑毛猪80多头,收入超20万元。
“党和国家政策好,县里从养殖技术等各方面帮助我们,我有信心干成一番新事业。”按照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杨裕军说,今年争取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头以上,带动村里的乡亲们一同增收致富。雨雾渐散,放养在山间的黑毛猪逐渐显露,杨裕军的养殖梦也越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