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电能替代电量首次突破10亿度“大关”,同比增长12.83%,相当于节约折合标准煤排放12.60万吨,切实提升贵阳市清洁能源利用率。
高效服务 满足用户低碳需求
“春节以来,我们联合未来方舟小区物业,对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行全面‘体检’。”2022年,未来方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报装量同比增长143%,贵阳供电局城东供电服务中心总经理叶朝晖和同事变得更加忙碌。
截至目前,贵阳供电局累计修建435台充电桩,分布于贵阳市各区县。为保障市民低碳出行充电需求,贵阳供电局与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小区物业提前对每一台充电桩的进线、桩体进行全面检查,保障充电安全。
贵阳供电局还积极探索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模式,投资修建对外经营性电动汽车充电站满足市民集中充电需要,并与物业公司协作,通过“统建统营”合作协议,创建“电力网格+蜜管家”双网格服务模式,在线搭建信息沟通传递平台,打通用户在小区内停车场安装充电桩全流程等,提升用户用电体验。
“我局2022年新增充电桩148台,年累计充电量194.3万度,折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500吨。”贵阳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总经理程利说,今年将进一步创新新能源汽车便捷用电生态链,推动解决客户产权居民小区充电桩安装困难的问题;提供一揽子用电用能解决方案,推进物流园、加油站、停车场公共充电示范项目建设。
为满足企业低碳生产用电需求,贵阳供电局延伸服务举措,助力企业用好电。今年1月,随着贵阳市息烽小寨坝农业光伏电站输变电工程顺利并网发电,标志着贵阳首个农光互补,同时也是贵阳目前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大型综合能源项目——中核贵州息烽县小寨坝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投运。
该项目按“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的方案进行设计,利用现有山坡荒地进行建设,并网后平均每年可提供约1.14亿度的绿色电能,年节约标准煤3.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53吨。项目建设期间,贵阳供电局为项目输变电工程配置了专属的客户经理和“双碳”管家,全过程为光伏电站并网护航。
以“绿”为底 绿色动能源源不断
2022年,由贵阳供电局建设的贵州首座在服务“双碳”背景下,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芯片、完全自主可控的110千伏绿色智能化变电站——贵阳清镇110千伏花围变电站投运。110千伏花围变电站项目经理吴念说:“该变电站能有效满足清镇市氧化铝、电解铝及铝精加工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供电需求。”
乘着新国发2号文件“东风”,贵阳电网以“绿”为底,绿色动能源源不断。
——2022年5月12日,由贵阳供电局和贵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的《贵阳市“十四五”变电站站址用地及线路走廊专项规划》,经贵阳市工信局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终审,最终获全票通过。
——2022年8月29日,位于观山湖区朱昌镇的贵阳正海长冲水电站全面并网发电,每年可提供500万度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万吨。其间,贵阳供电局派出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帮助用户解决技术及网络安全等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了该水电站的顺利并网发电。
——今年1月20日,由中国安装协会组织评选的2021-2022年度第二批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名单公布,贵阳供电局220千伏五里变电站入选“安装之星”工程。该变电站可提供贵阳市花果园大型城市综合体160兆伏安的负荷容量,日均增加供电量380万度,不仅能承载花果园片区满负荷用电,供电能力还可以覆盖贵阳市三马片区、老客车站和紫林庵片区。
贵阳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罗轶介绍,220千伏五里变电站站址位于人口密集的主城区,贵阳供电局秉持“绿色施工”理念,在保障输电线路走向避开或少占良田好土和林地的同时,该变电站全封闭组合电气采用无尘化安装工艺,源头控制,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的高可靠性。
2022年以来,贵阳供电局持续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调整运行方式,清洁能源并网接入实现100%消纳。贵阳供电局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贵阳电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高到64%。其中,贵阳电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327.59兆瓦,2022年发电量达7.915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4.95%,相当于节约31.7万吨标准煤,减少78.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今年,贵阳供电局将应用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一体化综合平台,全力提供高效新能源并网服务,持续推动储能多场景应用,不断做强“双碳”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