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秋时)自2022年6月30日开工以来,绥阳县厨余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各项施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据了解,绥阳县厨余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占地15.5亩,总投资5500万元,主要采用“预处理+高温热解+固液分离+破碎制浆”等工艺,将厨余干渣有机质制成所需的物料,利用黑水虻进行生物过腹转化,其中废油通过提纯后作为清洁能源生物柴油原料。
利用厨余垃圾饲养黑水虻是一项“生物转化处理工艺”处理厨余垃圾厨余垃圾的新技术,黑水虻具有可直接食用新鲜的厨余垃圾的特点,而且具有食谱宽、食量大、容易成活、幼虫营养价值全面、生态安全性高、抗逆性强、对油盐不敏感等优点,被认为是厨余垃圾昆虫处置领域最具产业化前景的生物种类。
研究表明,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可大幅度减少垃圾的体积,控制恶臭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能够减少苍蝇滋生,并有效地消除病原微生物。
厨余垃圾养殖完黑水虻后,可经过筛分得到黑水虻老熟幼虫及虫砂。老熟幼虫富含较高的蛋白质,可用来加工制备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源饲料;筛分出来的虫砂可开发成高附加值的有机肥料。
据介绍,项目预计将在今年5月完工,建成投运后,预计可实现日处理厨余垃圾45吨,年处理16245吨,切实填补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空白,有效提高厨余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从而实现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终端处理科学有序,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