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继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凝聚铸魂育人强劲动力,引导青年师生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激发领悟力,凝聚理论武装主引擎。思想引领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首要任务。要组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营造学思践悟的良好氛围。采取邀请中央、省委宣讲团成员到学校作宣讲报告,组织学校师生到基层开展宣讲,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全覆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开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为学校立德树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题主线,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议题”“第一要件”,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切实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理论阐释有成果,理论宣传有效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高校教职工生自觉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者和追梦人,进一步夯实育人思想保障。
激发硬实力,筑牢思想政治生命线。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培根铸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青年师生团队,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宣讲。按照“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进一步筑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深入发挥“十大育人体系”育人功能,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深走实,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育人基础。
激发凝聚力,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高校要始终树牢阵地意识,主动抢占阵地,积极建设阵地,切实用好阵地,努力管好阵地,旗帜鲜明地抓、理直气壮地管,推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形成整体安全、积极向上向好的良好局面。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部署,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推动夯实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线上线下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坚持落实意识形态及网络舆情专报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有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新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监管,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铸牢意识形态工作防线,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
激发聚合力,用好铸魂育人主渠道。组织完善思政课主渠道,确保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统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取得更大实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和“六个要”的要求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将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引入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助力思政教育教学全覆盖。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关于铸魂育人的要求,深入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大力培育和打造思政“金课”,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和打造线下“金课”和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一门专业课程,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激发组织力,强化立德树人保障力。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两会精神,并将其纳入学校政治巡察首要内容,制定印发学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实施方案等,为立德树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院环境。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育人工作格局。强化队伍建设,把好人才入口关,严格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专项岗位津贴、辅导员岗位绩效,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待遇。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省高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好“特色教育强省”和“教育强国”之路。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