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宇
宽敞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箱柜整齐排开,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忙着接线、拧螺丝、压模板……这是1月29日,记者在独山县经开区内贵州众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热闹景象。
“我们昨天就开始复工,大家齐心协力赶订单,我们有信心与公司一起在新的一年干出新成绩。”老员工岑群昌说,这份离家近、工资也还不错的工作,让他十分满意。
贵州众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联新能源)是黔南州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从事智慧新能源配套设备、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装备制造。2021年8月落户独山,在壮大当地装备制造产业版块的同时,有效带动群众学习先进技术、就近务工增收。
“我们在春节前提早谋划,节后上班第二天90余名员工全部到岗,复产复工率达100%,正在全力赶制来自新疆的200余套、总价7000多万元的配电柜订单。目前,订单已排到6月份左右。”众联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廖子钧说。
2023年,众联新能源将在新能源项目、中吉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电力设备制造等方面实现新突破,预计总投资6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全力为壮大独山装备制造板块、推动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贵州众联新能源如火如荼的生产场景,是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蓬勃生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独山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推进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相关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开展,用好用活政策红利,切实转换为推动独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目前,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有标准电机、润扬运动器材、星海制造、海花草等外资企业15家,有翔音电子、东峰锑业等开展外贸实绩业务企业10家,列入黔南“三区”工业倍增聚能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