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细数贵州“最美湿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人与湿地相依共存的文化源远流长。湿地的灵动和诗意,赋予人类以安静祥和,它不仅是具有自然意义的生态系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绿色家园,也是具有精神意义的“诗与远方”。

如今,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更多人走进湿地、了解湿地,湿地的多种功能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来吧,我们一起细数贵州“最美湿地”。

■贞丰: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

观鸟中“大熊猫”

北盘江犹如一条蓝色玉带盘旋在云贵高原之上,沿岸森林与湿地紧密结合,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

拍摄“大地的指纹”

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是以梯田这种独特形态存在的人工湿地的典型代表,属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和保护价值,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层层梯田犹如“大地的指纹”“深山里的诗行”。

■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

脚踩3亿岁的泥炭藓

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山顶分布着连片泥炭沼泽湿地,被誉为“珠江沿岸不可多得的水塔”和“中国最为独特的高原泥炭藓湿地”,是喀斯特山地地貌极为稀缺的湿地资源。泥炭藓出现在距今2.5亿年—2.95亿年的古生代晚期二叠纪,算算已经快3亿岁了,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吸水能力超过自身重量的20—25倍。

■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

寻找福寿螺“克星”钳嘴鹳

云贵高原上典型的河流湿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在这里,钳嘴鹳的数量有300至500只,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钳嘴鹳群落,它们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克星”。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植物有水蓼、青蒿、双穗雀稗等。野生脊椎动物30目64科148属172种。

■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

探寻“娃娃鱼”的前世今生

以低山河流与周边森林组成独特的湿地与森林复合生态系统,在我省及我国西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沿河乌江湿地公园内共有脊椎动物33目93科369种。其中,鱼类115种,27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种的20种;列为极危种的1种,即大鲵,又称娃娃鱼,起源于3.5亿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称,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

十里荷塘连绵不绝

以招堤为魂,以荷花为特色,以城镇—湿地—森林为依托的独特复合生态系统。盛夏时节,招堤湿地公园里5000亩荷花尽情绽放,十里长廊荷花连绵不绝,美不胜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整理)

--> 2023-02-0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5193.html 1 细数贵州“最美湿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