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清溪河旁话变化

道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韩克超 蔡威

1月28日,道真自治县桃源乡清溪村,村委会院门前那座小石山上,古老的树木坚韧挺拔;村旁清溪河上,一座涵洞桥连通两岸;新修的水泥公路上,车辆往来不息。

车窗外,薄雾缭绕,小山村安静祥和。“有了这条公路,方便多了!”清溪村河坝村民组村民曾建平坐在回家的车上,脸上挂满欢笑。她告诉笔者,家里的田土多半都在河对岸,过去因为不通公路,过河种地十分不便,运送农资、收割稻谷等全靠肩挑背驮。

“现在,哪样都靠车拉,轻松了很多。”曾建平说。

清溪村,因清溪河绕村而得名,四周皆山。近年来,村支两委带领全村群众抢抓机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实施“组组通”公路、产业路、连户路等共30多公里;建成饮水工程28处,惠及72户228人;争取投入资金670余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个,受益农户320余户1400余人。小山村发生了大变化。

“这几年,清溪村变化最大的就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清溪村监委主任韩秋明说:“以通村路为例,过去全是泥巴路和石子路,很多路段被雨水冲刷形成了深深的缝,赶车都不用掌握方向,顺着缝走就行。”

为了解决通行不畅的问题,清溪村先后争取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近150万元,建成了一条长520余米、宽5.5米的硬化水泥路和一座长100余米涵洞桥,为清溪河两岸60余户群众出行打通了便捷通道。

“如今的清溪,真正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家家自来水、户户庭院美。”韩秋明说起全村基础设施的变化,感到无比自豪。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在清溪村,变化的不止水电路房。

在清溪村大秧地组天平坵油菜基地,成片的油菜长势喜人,村民韩忠贵和刘芙蓉正在除草。

“自从有了这个基地,我们不仅务工方便,还能多挣钱。”刘芙蓉笑呵呵地说。

“基地面积120余亩,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办,采取‘辣椒+油菜’轮作的方式,冬种油菜夏种辣椒,让‘冬闲田’变成了‘四季田’,带动更多村民持续增收。”韩秋明介绍,目前全村共种植油菜800余亩,预计产量可达近10万公斤。

近年来,清溪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示范带动群众大力发展油菜、辣椒等产业,有效促进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2022年,清溪村共种植烤烟1100亩、辣椒200余亩、中药材300余亩,共实现产值1300余万元。同时,村里还创办“村社合一”花椒产业示范基地400余亩,带动群众就业增收18万余元。

环境改善了,产业兴起了,有底气的清溪村,发展愈加快速,思路愈加明晰,变化愈加明显。

清溪村是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生态振兴,立足实际精准定位,提出了打造“世外桃源·山水清溪”的发展目标,将在坚固产业强根基、坚持人才强创新、坚持生态强和谐、坚定信念强堡垒、坚持治理强乡风“五坚五强”党建品牌引领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方面,清溪村提出1000亩烤烟、500亩花椒、1000亩蔬菜、500亩方竹笋和60亩鱼塘的产业发展思路;人才振兴上,提出四个领域选、三个平台育、四个途径用、两个政策找和三个方式管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青山、绿水、地净’运动,努力勾画山水相依、桃李相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桃源乡纪委书记杜满霞说。

如今的清溪,绿水青山、白墙黛瓦,一条条公路干净整洁,一股股清泉润泽农家,一处处产业蓬勃兴起。这个昔日偏僻的小山村,正朝着“绿富美”悄然蝶变。

--> 2023-01-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4967.html 1 清溪河旁话变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