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遵义市花茂村茂松源农庄负责人母光玉:

春联走心,乡愁沃野绘新卷

母光玉在农家乐门前贴春联。

编者按

又是一年新春到,最是情暖岁寒时。喜看黔中大地群众贴春联、发红包、品美食、舞龙灯……喜气洋洋的闹春年俗,寄托着群众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亦增添对未来发展的无限信心。

春节长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行走黔贵大地,感受各地浓浓的年味,记录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群众新一年的奋斗计划,展现全省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大年、朝气蓬勃迎新春的节日氛围和勇毅前行向未来、大展宏“兔”谱新篇的精神风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春节到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彩灯闪烁、流光溢彩,夜幕降临,爆竹声声、烟花朵朵,散发出浓浓年味儿。

“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大年三十一大早,茂松源农庄负责人母光玉就出门请人帮忙写对联。

母光玉说:“这副对联寓意很好,过了年就是春天,春天充满希望,好运也会随之到来,四季彩云则代表四季吉祥。好运和吉祥都有了,新一年的生活定能万事如意。”

前些年,为了供养3个孩子,母光玉和丈夫常年在外打拼,进过工厂、开过餐馆。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看望村民。7年来,花茂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立足“乡愁田园·绿色花茂”的发展定位,把农文旅融合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建设彰显共建共享之美、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花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随着环境改变,来花茂村旅游的客人成几何式增长。母光玉和丈夫看到商机,回花茂开起了茂松源农庄农家乐。“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炒的也是地道农家菜。也因为这样,深受游客喜爱。2020年前,每年能赚60万元左右,还解决了当地5人就业。”母光玉说。

2020年开始,受疫情影响,来花茂旅游的人少了很多,农家乐的生意受到影响,但母光玉家的农家乐凭借良好口碑和稳定客源,尚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开销。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新的一年乡村旅游一定会越来越好。”母光玉说,村里还规划了新的发展蓝图,促进更多人来花茂村旅游。而她则谋划着另选店址,扩大农家乐规模,开一家更高端的农家乐店,迎接八方来客,再创佳绩。

贴春联

我国新年前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到了明朝初年,金陵(南京)家家户户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由此,“春联”一词正式出现,贴春联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未来、期待来年过得更好的一种寄托。

--> 2023-01-22 遵义市花茂村茂松源农庄负责人母光玉: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4667.html 1 春联走心,乡愁沃野绘新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