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是我们的‘应急救援码’。”
“好的,您稍等。已扫码,请通行。”
1月4日,在黔南州龙里收费站,带队执行救援任务的蓝天救援队队长王毅在递给收费员通行卡的同时出示了“应急救援码”。收费员打开微信小程序扫描“应急救援码”后,立即对该任务车辆免费放行。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公安厅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省内执行抢险救灾任务车辆免费快速通行协同保障机制(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成为全国第二个出台抢险救灾任务车辆免费快速通行协同保障机制的省份,并率先在全国使用“灾区通行张贴码”,确保任务车辆快速进入灾区现场。
龙里收费站发生的一幕,是省应急厅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及所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技术和保障中心,对任务车辆持“应急救援码”快速通行收费公路段进行测试,整个扫码通行过程不到2分钟。
“灾害事故发生后,我厅迅速通过社会力量救援协调系统创建抢险救灾任务,并在5分钟内完成提交执行任务申请的车辆和人员的审批和赋码工作。”省应急厅指挥中心负责人方琪介绍,早在灾害发生前,省应急厅就已将参与抢险救灾任务车辆的相关信息录入了社会应急力量救援协调系统,确保一旦发生灾害事故,能高效完成任务车辆审批并赋“应急救援码”和“灾区通行张贴码”,进一步保障任务车辆在贵州省内免费通行收费公路段、优先通行拥堵路段、快速进入管制区域。据介绍,“应急救援码”免费通行仅在抢险救灾任务期间有效,通行路段途经省外收费公路将追缴省外收费路段费用。
打开“应急救援码”首页,显示着任务车辆的车牌号,灾害事故名称、时间、地点,带队人员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使用有效期等信息。扫码进入,可以看到“应急救援码”包括“车辆码信息”和“通行备案信息”两部分。其中,“车辆码信息”显示了执行任务的起始和结束时间、出发地和目的地等信息,而“通行备案信息”则显示的是通行备案ID、救援机构名称,以及随行的人员、物资、装备等信息。
谈及“一码通行”带来的便利,王毅颇有感触地说:“以前通行收费公路段过路费自行垫付,后续报销流程复杂。现在实施‘一码通行’,既节约了费用又简单高效。”不仅如此,为更好保障任务车辆免费快速通行,对于特殊情况下通行ETC车道的任务车辆,在抢险救灾任务结束后,省应急厅都会同省交通运输厅办理相关退费手续。
测试中,当任务车辆到达灾区后,只需扫描“灾区通行张贴码”向灾区出入管制人员出示队伍相关信息就能快速进入管制区域,相比以前查看各种资料证件,“灾区通行张贴码”的使用更加便捷。方琪说,省应急厅为任务车辆赋“应急救援码”的同时,会同步向交通、公安等联动部门推送“灾区通行张贴码”和执行抢险救灾任务车辆的数量、车牌号、行驶路线、相关人员、装备物资等信息,确保任务车辆快速进入管制区域。
《通知》明确了适用范围、部门协同、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免费通行、特情处理、跨省通行、有效期限及相关责任等内容,为抢险救援力量免费快速通行提供了具体操作模式。
那么,该如何防止不符合要求的任务车辆利用“应急救援码”截图通行呢?贵州省应急救援中心工作人员唐占鑫介绍说,通过“一看一核”,即:看扫码后显示的信息是否全面,每季度省应急厅与省交通运输厅共同核对任务车辆信息,经确认不符合免费通行条件的车辆,将按照《收费公路联网收费运营和服务规程》相关规定纳入追缴名单。
(罗雄鹰 张晓鸣 唐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