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独山:种植海花草户均增收两万余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毕文君

“我们一家人吃穿都靠着这个。”1月16日,说起发展海花草的收益,吴明爱十分满意。

吴明爱是独山县影山镇紫林山村人,种植海花草已有10余年。吴明爱家种植了1亩海花草,每年有3万多元收益,同时,她在村里海花草基地务工,一天还有100元工资。

海花草具有多种功能用途,提取物可用于医药和食品保鲜,可制作军用急救包及代替药棉,可用于高档环保农业种植蔬菜水果、可制作植物保鲜干燥剂、可生产香烟过滤嘴和植物尿裤、尿不湿等。同时,海花草种植成本低、易于管理、不受采收季节限制,适宜种植、利于推广。

在紫林山村,海花草产业养活一家人的案例还有很多。

紫林山村海花草种植面积3500余亩,海花草已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成了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2016年,紫林山村被认定为“海花草种植专业村”。

“独山县地处都柳江省级湿地保护区腹地,生态环境优越,十分有利于海花草生长。村里种植海花草早有历史,如今还实现了种苗改良、种植、加工、销售多元一体化发展。”村委会主任韦世贵说,全村年产海花草500吨至800吨,且还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建立水苔栽培示范基地和加工生产线。近年来,当地村民通过种植海花草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2015年,独山县引进贵州春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影山镇实施水苔高产种植示范项目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组织方式,形成集海花草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独山县海花草累计种植面积8000余亩。

今年,独山县年产海花草(干品)630余吨,按今年海花草收购价2.85万元每吨计算,年收入近1800万元,海花草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在销售上,由于独山县海花草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产量逐年提升,每年都有很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同时,还有县内鑫盛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贵州春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长期收购,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年出口量达300吨,出口额约900万元人民币。

--> 2023-01-2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84607.html 1 独山:种植海花草户均增收两万余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