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1月16日,省两会的热度并未因寒潮来临而减退。
每年的省“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们讲述家乡变化是一道特定的风景。其中,关于农业的事,农民增收致富仍是大家最关心关注的焦点。
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粮食单产增幅1.8%位居全国第五,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这些厚重扎实的“成绩单”,映照出深入推动农业大发展,贵州大有可为。对此,省人大代表、凤冈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正伟很有信心,“凤冈是个农业大县,我们将始终坚持‘双有机’战略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径,做响做亮‘良心产业·有机凤冈’品牌,紧紧围绕茶叶、肉牛、蚕桑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健全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奋力推动农业大发展。”
张正伟说,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农业大发展勾勒出脉络清晰的“路线图”。新征程,县里将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全力做强茶产业,全力做大肉牛产业,全力做优蚕桑产业,努力让凤冈农业产业成为贵州的靓丽名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省人大代表、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张诚说,让乡亲们增收致富,是他的职责和使命。扎根乡土多年,他认为,推动农业大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关键。
“在推行高效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利用好山地资源,建议建立贵州省薯种研发中心,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及经费投入;研发生产适应山地特色实用型、小型农业机械设备及出台补贴政策;推进山地农业机械化耕作进程,加大物流补贴力度。”张诚如是说。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农民富农村美,必将在黔贵大地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