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农业发展的一组组亮眼数据展现着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巨大成就。”1月16日,省人大代表、威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负责人杨秀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聆听报告令人倍感振奋,对未来“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
杨秀忠认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培育的‘威芋7号’等优良品种,实现了稳产增收,给农村经济增添了不少活力。威宁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是贵州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县。近年来,县里通过选育新品种、推广科技服务等,马铃薯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杨秀忠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杨秀忠看来,选育优良品种,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掌握一个“度”,控制一个“量”,根据光、温、水、气、热等要素,做好切实可行的试验、示范实施方案,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达到高产、稳产后进行推广,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才能种得放心,收得欢心。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农业现代化发展科技支撑,着力提高农业技术科学化水平。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育成农作物新品种3个以上,建成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杨秀忠说,同时,还要狠抓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组建农技人员组成的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团队,开展定点、对口科技服务,解答生产技术难题,持续深入推进“揭榜挂帅”示范种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