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辉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促进旅游业全面复苏。在数字时代大背景下,旅游业全面复苏离不开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要充分发挥贵州大数据产业快速增长优势,推动旅游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增强贵州旅游业复苏的动力和持久力。
加强旅游“新基建”建设,提升智能化旅游服务供给能力。建议在重要旅游城市、重点景区和重点度假区等旅游场所,启动一批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交通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采取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绿色开发方式,推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政府在规划许可、用地审批、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实现重要旅游场所WIFI全覆盖和5G基站覆盖。
鼓励开发高旅游体验产品。促进旅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发沉浸式游乐园、VR体验乐园、线上全景游、智能酒店等“非接触式”旅游体验和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游客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周边游、康养游、生态游、自驾游等旅游活动。利用好“世界桥梁博物馆”资源特色,打造一批以桥梁观光、摄影、休闲体验等为旅游内容的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
加强旅游平台信息整合,打造系统性、标准化、智能化的大数据旅游服务平台。以便利化游客流动为目标,推动旅游部门信息共享。建议整合省市县三级和全省A级以上景区及度假区旅游服务平台,共同搭建贵州文化旅游服务信息平台。依托高质量的省内旅游资源与服务信息,在数据脱敏的条件下,与携程、途牛、美团、大众点评等全国性旅游服务平台开展数据资源共享与开发合作。
“共享+旅游”,提升旅游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要推动优势旅游资源共享,发挥独特旅游资源景区引领作用,吸引省内外游客和国际游客,形成流量优势,发挥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旅游闲置资源共享,鼓励旅游企业间开展行业互助,采用联合组织旅游团、共享旅游交通工具等方式,共享闲置的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发展互补性、逆周期的旅游新产品。支持旅游企业拓展主营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鼓励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闲置旅游资源,支持游客低价订购。
(作者系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