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法 冯倩 申川
两会会客厅
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战略定位,进一步为贵州扩大开放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肩负为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贵州主动对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发挥区位优势,谋划开放战略,加快平台建设,扩大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蒸蒸日上。
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入2023年,贵州将坚定不移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加大力度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等区域发展,加快建设多向衔接的开放通道,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全省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徐勃代表:
当好“桥头堡” 融入大湾区
“今年省两会我比较关注粤黔东西部协作典范打造等方面的内容。榕江是贵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主阵地,要立足比较优势抓产业,做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1月15日,省人大代表,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在接受采访时说。
徐勃介绍,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榕江将按照“聚焦、配套、服务、创新”的要求,大力发展木材加工首位产业,加快居之谷健康家居产业园、佛黔家居产业园建设,打造全省泛家居产业集群和木材交易集散中心。同时,大力引进中药材、预制菜、服饰等领域的企业,打造优势轻工产业转移园。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将立足车江万亩坝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做精西瓜、罗汉果、百香果、脐橙、红菜薹等精品果蔬,做强油茶、中药材产业,真正建成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药园子”。
在推进旅游产业化上,将主动围绕省一级的“特意性”旅游功能开发,带动榕江县立足资源科学建设“随意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榕江培育和引进了40余家新媒体企业、拥有1.2万余个账号。利用这一优势,榕江以“新媒体+”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徐勃表示,将精心培养网络直播团队,目标数量达到3000个,力争线上线下总销售额突破5亿元,实现乡乡有直播中心、村村有直播团队、寨寨有直播代言人。通过全媒体矩阵,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让新媒体电商为乡村振兴赋能,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徐勃表示,榕江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抓招商,做好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物流贸易的桥头堡”。
温竑平委员:
以安商稳商促进以商招商
“省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分析形势精准到位、谋划未来科学合理、目标明确,鼓舞了我们来黔投资企业的决心。”1月15日,省政协委员、香港宏基国际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温竑平接受采访时说,“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了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香港作为我国对外的重要窗口,可为内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有益的借鉴。”
“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是关键。”温竑平说,自2002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贵州,他亲身感受到了贵州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近年来,贵州又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支持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港澳来黔投资占比逐年上升,粤港澳大湾区已成贵州的重要投资来源地。如何招引更多外来投资者?温竑平建议,在贵州驻粤招商工作队的基础上,再组建“贵州省驻粤港澳招商分局”,并对现有在黔投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多措并举安商稳商,最终达到以商招商的效果。
此外,省级产业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修订出台鼓励港澳投资者来黔投资的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在土地、厂房、电气、通讯等方面精准支持;各职能部门在开发网上工商注册、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APP平台时,要充分考虑港澳同胞身份证、回乡证、居住证网上办事问题,给外商投资者提供最便利的投资、生活条件。
苏开盛委员:
利用好各种自然资源吸引投资
“2022年,贵州GDP突破2万亿元。这个消息令人振奋。”省政协委员,香港贵州商务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香港贯诚有限公司总裁苏开盛说,在贵州的28年,他见证了贵州的发展奇迹。
“贵州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设施完善,经济总量初具规模,开放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苏开盛说,他经常坐高铁带香港商界的朋友和香港学生来贵州考察、参观,他们都对贵州的发展赞许不断。特别是中国天眼、大数据中心等先进项目工程,已成为贵州的新名片、新优势。
“以前,从香港到贵州早上出发晚上才到,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互通交流的成本更低、距离更近了。”苏开盛认为,贵州的开放发展,要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深挖提炼,提高工业利用率,提升附加值,再利用交通优势将产品低成本运出去,实现更高质量的“走出去”。
“‘引进来’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苏开盛说,他接触的许多商界朋友都很看好贵州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文旅资源,这些是重要的投资吸引元素,把这些资源利用好,形成产业链,是助力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