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刺梨,生在乱石,长于山坳,满身芒刺,十分酸涩。享有“中国野生刺梨之乡”美誉,漫山遍野的刺梨,曾陪伴一代代水城山里娃娃,洗净、晾晒、撒糖后的那味酸甜,是记忆深处的童年。
当脱贫攻坚时代洪流滚起,解贫问策、探寻出路激荡高原。摆脱生计型农业的本底,让现代农业成为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直面转型,水城果敢坚决——搞活产业,鼓足腰包,互为表里,两手并重。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立足资源禀赋,水城区深刻论证,决定将刺梨作为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龙头产业来抓,并于2015年广泛发动群众加入刺梨种植行列。自此,作为扶贫产业,刺梨走进大众视野。
时光沉默不语,岁月掷地有声。目前,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达38.84万亩,涉及全区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覆盖农户3.7万户16.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万户4.3万人。
摸起来扎人、吃起来养人,刺梨,号称“维C之王”,但味道酸涩,直接食用口感并不算好。一颗不起眼的山果,何以蝶变成深山佳品,又如何转化成带富乡邻的澎湃力量?
把“酸涩”酿成“甜蜜”,六盘水市林业局、水城区委、区政府谋在远处、想在深处,刺梨深加工企业早早布局落子——2018年3月,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刺梨加工厂成立。
“刺梨产业,是水城区产业扶贫的有力抓手,初好公司是驱动水城刺梨产业发展的有力引擎。”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品说,“初好,诞生于脱贫攻坚期间,是时代的产物,但归根结底是水城的父老乡亲哺育了初好。”
身如刺梨,永远坚韧顽强,扎根在国家深度贫困县,助推水城儿女摆脱绝对贫困,是初好公司与生俱来的使命。这些年,聚力把农产品变商品、把收成变收入,他们孜孜求索、躬耕不辍。
2019年7月,20吨/小时原果压榨生产线建成;2020年6月,7条兼容刺梨、猕猴桃等20余种蔬果饮品生产线建成……短短数年,一条完整产业链条在初好应运而生,有力保障了水城刺梨“有种植、有产出、能销售、稳收入”产销联结利益机制实施。
往事钩沉,滚烫初心跃然眼前:在脱贫攻坚收官的2020年,初好公司累计收购水城区4.3万农户16万余人种植的刺梨鲜果5105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1万户4.3万人实现增收。
如果登堂入室、俏销八方,是对四季轮替中刺梨倔强生长的真切回报,那聚光灯下、掌声有请,则是光阴流转间初好此情不渝的生动见证——2021年,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